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史记》)。
大概的意思是: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文君感到不快乐,到底怎么办呢,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吧。本来身材就够好了,不能再瘦下去,又不是减肥。
有一天,聪明的文君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他说:“长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样子!”谁不说俺家乡好?
相如想想也是,文化不能当饭吃,还是要解决当下的温饱问题啊,然后才可以舞文弄墨,继续创作他的大赋,建功立业,实现报国大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于是,他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充门面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邛酒,可能由此而名扬天下。中国原酒基地,名不虚传。
夫妻二人还商量,让文君站在垆前卖酒,而自己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这是作秀吗?那就是当时的现场直播啊,如果当时有某音、慢手、水山视频的话,恐怕流量明星相如肯定都要用上了。
他们显然是有意为之,就是要播给临邛首富看,要让老父亲丢脸,他们才可能得到资助,甚至是一大笔金币,正儿八经的金币,不是当今的虚拟某某币。
果然,卓王孙很快就听到这件事,你想当时的临邛多大个地儿?他感到很耻辱,因此闭门不出。心想:这小夫妻到底要干嘛?你们走了就走了,为啥回来烦我?眼不见,心不烦。回来就回来,我也认了,为何偏偏在我门前开店,这不是找碴吗,去锦官城、大成都不香吗?二千多年前,成都还叫成都,牛不牛?
显然,卓王孙没有上当。司马相如与文君会得到资助,甚至大笔父产吗?事情会有转机吗?且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