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了一年多的书之后,我突然发现一个现象——
同样水准的两个班级,我以相同的教学进度、课程设置及内容准备,进行授课,课堂的发挥却完全不一样。
其中一个班级,学生始终以热切的眼神认真看我,另外一个班级正好相反——无论我多么竭诚奉献,假装自己是一根热情的蜡烛,他们通通冷静得令我心虚,我甚至想,即使用力到晕倒在讲台上,也不会惊起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吧。
面对前一类孩子,我常常文思泉涌,才辩无双,连普通话里天然携带的苏北口音都隐匿不见了,一节课的时间仿佛白驹过隙,讲完后恨不得抱抱自己,牛逼,讲得真好!
而后一类孩子,每当想讲个段子笑话之类暖一下场,都觉得自己特别可笑。可想而知,我能给他们的,仅仅是PPT上干巴巴的几个知识要点,全凭责任感和体重撑着那些课。
问题在哪里呢?我不够成熟不够专业吗,面对不同的环境不能做到表现稳定吗?
反思过,也人为控制过,但是很遗憾,收效甚微。
李笑来老师曾在一篇文章里写,早年在新东方任职,需要不时到地方上做巡回宣讲,有次市场部给包了一个体育馆做活动,然后来听讲座的仅七八个人,诺大的空间被衬得格外凄楚。心一凉,劲就使不上,他的演讲语无伦次。糟糕的逻辑让那仅有的七八个听众更加确定自己在浪费时间,于是台下本来就稀少的人,最后目测只剩一两个打瞌睡的人留在场子里。
一场失败的循环。李老师说那种感受让他错以为这辈子都不会演讲了。
倘若身经百战的李老师都如此,那么,我的表现显然是正常的。只能说,关于人性本能,再理智强大的人都做不到无动于衷,尤其是被爱、被需要和被尊重这样具备正面激发功能的情感。
除去师生之间的讲授关系,其实我们所处的任何一段关系中,都存在着这样的情形,细细想,是不是这样?
如若他人评价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人,那么多数情况下,你不会舍得破坏了这样的评价,甚至会因此更加努力和严格要求自己;如若你的伴侣肯定你的才能和对家庭的付出,你不会因为多承担家务而倍感委屈,甚至会因为对方的体谅而愿意做得更多。
“你为什么这么可爱?”
“因为你爱我。”
最通晓人性的女士,张爱玲,表述过一个观点,没有人爱的女人好像一口枯井,日渐失了颜色和水分,事业成功儿孙满堂也不能给之加分。
抛开女人自立、切勿为他人而活而美之类的大话,单看爱意与肯定作为诸多激励手段中的一种,它对男女关系和夫妻关系都极为重要。
在我们国家,很少见到那种发自内心爱与尊重伴侣的男性,懂得爱与尊重丈夫的女性同样稀少,可能跟我们的传统文化习惯有关,也因为我们本身没有被认真而健康地爱过。
许多戾气冲天的夫妻,他们既不爱对方也不爱自己,生活在一起好像只为了证明对方不行,结婚证是一纸授权书,授予一个原本既没血缘关系也没法律关系的陌生人可以随时指责另一个人。
有次在医院排队,一个老太不知道做错了什么,老头顿时暴怒,用南京话把老伴翻来覆去地骂得围观群众都知道这是一个多么愚蠢而窝囊的无脑女性。老太没有对骂,但是接下来的时间里,都是默默的。
老头很不解,也很愤怒,“你做错了,我还不能说你,做错事的人还得理?”
老太依然无话,排完队,自己走了。真担心她回去给老头下毒或者喂鼻涕吃。
夫妻之间天天有大事发生吗?显然不会。最后站在离婚大厅里拍单人照的,不过是一方或双方不想继续枯萎下去。
不懂得如何以爱维系和体谅的婚姻中,哪一方都显得不幸不美。他们既没有因爱而变得更好,也没有因爱而受益,一段关系对于彼此都徒劳无益,只有攻防和计算,没有丰满与滋养。
丈夫随时指责妻子,妻子随地埋怨丈夫,然后两个人,终于如愿以偿,心满意足地成了被指责和埋怨的那种样子。一个人再强大,也不会完全脱离环境而生长,这就是为什么鸡汤文里每天都在教导女性,不要跟对你不满、让你变丑的男人在一起,他说你差说你丑,经过反复暗示,你果然又丑又差。
“你为什么这么可爱?”
“因为你爱我。”
有的孩子很不幸,从小被打击(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有恁多蠢货竟然认为真有一种教育手段叫作负面评价,好像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多夸一句就会害得孩子沾沾自喜骄傲自负一步倒退到人生的负极),这些被打击惯了的孩子,长大后要么心惊成性不敢对这世界的任何不平哪怕发出一声微弱的呲来,要么以更猛烈的缺爱状态还击亲近的人然后顺利丧失被爱回馈的美好收益。
以上论述略繁琐,简单来说,就是爱究其本质是一种良性循环和配额升值,越被爱的人越丰盛,越能产出更多的正面情感给这个世界,世界也将反馈良善的一面给自己。
我见过特别健康的孩子,他们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成绩优异,有的表现平平,但这些差异都不妨碍他们自在又轻盈,对生活里的每件小事充满好奇和感情。
小咯咯的父母都是我原来的同事。咯妈妈对孩子宽容得几乎纵容,考数学的前一天晚上,两人在家看韩剧看得忘记时间。咯爸爸直接越过宽容进入了纵容,咯咯想揉他头发就动手,想拽他舌头直接扒嘴。
可是咯咯却是我见过的孩子里,最平和优秀的。她的父母从来没有用严厉的框架约束或教导孩子,他们只是保持着自己对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对方的爱。这种爱,以无声却有力的方式传达给了孩子。
如果要举上两则与此相反的案例,看看周围那些声嘶力竭却收效甚微的父母就够了。孩子本身大同小异,都是一颗受精卵在合适的环境中跑赢了对手获得一个光临人间的机会。差异在于父母和后天养育的方式。
我对杨阿毛做错事情常常保持宽容和体谅,然后发现她几乎从不哭闹。有次着急下车,车门很重一下撞到孩子的脑袋,应该非常疼,可是她安慰我,“不要紧,妈妈,你别害怕,我不哭。”
相反,我不相信她在吃饭速度上能够突破自我,经常控制不住地表示失望,然后,她果然越来越慢,怎么呵斥和严厉规定都没能提速。
我解释不了这是巧合,或是一场循环。宁可相信,是爱与向好带来能量。
“你为什么这么可爱?”
“因为你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