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满阶级

事例1:贴心的送机服务

用极致作为工作标准,并且以此作为分内事

事例2:经营一个小公司

这两个老板,其实都在按他们概念内的“努力”办事,相信网吧老板也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松懈。

问题是,他所有的思考都聚焦在和落后的差距,而不是和领先者的差异。

无论已经跨过多少座山,她眼里只有前面更高的那一座

“美国的上层阶级、中层阶级不思改变,这没什么;

可怕的是,底层也十分老实,总是看着身边的底层,不愿意发生改变。”

仰望星空,自然有机会成为星星;

俯视脚下,最终就成为那坨泥。


事例3:极品沙拉

以这个非常严厉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你才算是爬到过巅峰,见过了世面。

为什么姑娘会对前任念念不忘?肯定是现任不够好!

谁用过了法拉利,还会想念马自达呢?

虽然犀利,但是却非常真实。一个顶级的标准,完全可以拴住一个人一生的眼界。

人性都是天生懒惰的。通常走到80分,都会以为自己已经登上珠穆朗玛峰。

然而,所谓竞争是什么?

就是:当你的对手比你高1分,你已经泯然众人了。

那些凡事希望宽松要求,向下比较的人,通常只不过是,还没吃过被竞争和死亡淘汰的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