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说话吗?
中文博大精深,一句话哪怕是调换一下词语的位置,或是换一个标点符号,都会让原先的语义发生变化。
比如:你懂我。我懂你。你懂我?我懂你?
仅仅是三个字,两种标点符号,就产生了四句语义完全不同的话。
日本作家佐佐木圭一,用一本妙趣横生的书——《所谓情商高 就是会说话》教会所有读者怎样做一个情商高会说话的人。
就像他在前言说的:说话时的措辞,真的能改变人生。
将“NO”变成“YES”共有七种方法。
投其所好:一箭双雕,获得对方的好感又实现自己的期望。
儆其所恶:用强大的强制力实现目的。
选择的自由:适时的引导对方又不会产生被迫感。
被认可欲:即使对方难对付也会乐于回应期待。
非你不可:让对方产生只有自己被选中的优越感从而乐于回应。
团队化:伙伴意识非常重要。
感谢:信赖意识让人难以轻易拒绝。
对于我这种情商不高的人而言,读完此书最受用的是“选择的自由”和“被认可欲”。选择恐惧症最怕的就是做选择,因此不止一次因为午饭吃什么而和男朋友闹得不欢而散。如果那时候学会“选择的自由”,那么每天的对话将会是“今天吃米饭排骨呢还是吃蘸水面呢?”,而不是“今天吃什么啊?”。至于“被认可欲”,不得不说,人都是“虚荣”的,喜欢被认可带来的优越感,而往往大多数人是选择放大自我的优越感,故意忽略别人的优点。如果能多认可他人一点,或许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再难相处的上司、朋友、同学都会变得亲易近人。
“感谢”是一个所有人都被从小教到大却很少有人实践的行为。这方面,台湾省就比大陆做的好很多。无论何时,他们都会说“谢谢你”,即使是在商场试衣间试了不下六件衣服却一件都不买,他们的店员都会在最后说“谢谢你,辛苦你了,试了这么多却没有喜欢的衣服。欢迎下次再来哦。”我想,如果大陆的服务行业都能像他们一样,每次都记得说感谢,那么这个世界一定很美好。
此书的第二章或许更适合商业领域的人精心钻研。如何打出让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的广告语相当重要。而对我们常人而言,第一章介绍的七种方法足以解决生活中大多数难题。
我向来羡慕那些情商高的人,以为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后来才明白,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方法的。语言也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做一个情商高的人不是难事。实践出真知,下一次要展现自己的真性情时不妨缓一秒,想一想这七种方法是不是可以让自己的话语更显=情商,更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说话,人人都会,
会说话,却真真切切是一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