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坑有关系吗?
还记得18年年初加入专栏,在犹豫了很长时间之后加入007。那时,大家都跟打了100升鸡血一样积极,谁拦着自己成长就跟谁急。慢慢地,有一部分人懈怠了,有一些人的机会来了,经历了又一波段的鸡血后,降临的是更深的倦怠和忽视。就像一轮又一轮的股市中的韭菜,长着长着就被割了。成长这个词,似乎只对新人有奇效。
还记得当初刚刚看到三个大坑和最宝贵的财富时对于价值观的改变,不过一年,又回到了原状,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今天重读自由路,重读三个大坑,重读最宝贵的财富,对比之前的热血沸腾,多了一分平静,少了一分冲动,多了一些理解,少了一些悔恨。因为我知道,在已经了解这个概念之后的一年,状态甚至又回到了从前,这不是概念的问题,或许是我们对于这个价值观的理解不够深刻。
凑热闹、随大流、瞎操心,看似每个坑位的内容不同,然而仔细想想,本质上似乎都是一件事。当我们共同议论着翟天临学术不端口诛笔伐的时候,我们跟身边的环境似乎融为一体,无论是意见是否向左。
而议论翟天临可不就是兼具凑热闹、随大流、瞎操心三个特点吗?为什么会为一个不相干的明星操心?难道不是因为身边的人都议论,所以我们要随大流吗?难道不是因为身边的人都了解所以我们要凑热闹吗?而对于明星本身,我听到过身边高学历的人不止一次的吐槽,这个人没内涵、那个人没能力,他们说的是什么?
究竟为什么我们非要跳坑?
当我们不了解一个人却要妄下断言的时候,我们自己一定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当一件事跟我们完全无关,我们却心急火燎地往上冲的时候,我们一定认为自己能得到些什么,不是吗?我们得到的,其实就是一份安全感。
进而,这份安全感,其实来自于周围人都在做,都在谈,我不能不知道的恐慌。也来自于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生活这样完美,却不能接受自己生活平凡普通的恐慌。是的,我们不希望自己恐慌,因为它让我们看到自己并不足够好,它让我们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它让我们无法看到自己的价值,让我们认为我们跟这个世界没什么联系。
那些想要自杀的人,都认为自己跟这个世界没什么联系。那些严重抑郁的人,也会认为自己跟世界的联系慢慢减少。没有人在意的世界,的确是最让人无法面对的。
因此,人们趋之若鹜地排着队,甚至急不可耐地要插队跳到这三个坑里,完成人生三级跳,一次跳三坑。时间慢慢地过去,我们会渐渐地发现,那份所谓的安全感并没有让我们真正安全,反而让我们错过了真正与这世界联系的曾经的机会。
然而,当我们经过时间的洗礼,总能发现当初那些不愿意跳坑,甚至主动远离,哪怕要忍受自己孤独的人,总能不断地给我们惊喜,让大家看到另一番模样。那时,我们甚至无法审视自己曾经是如何决策,如何用懒惰和倦怠让自己一步步坠入深渊,还打着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名号,蒙蔽自己的。
是什么让我们害怕?
今天,一位硕士研究生毕业了,这位学生一直非常勤勉,十分努力,不过三年,成为所有导师都要争抢的香饽饽,他的成绩足以让博士汗颜。在大家都为他鼓掌欢呼之际,他的导师告诉他,记住,无论何时,都要努力。这句话,让我无法直视自己到目前为止的整个人生。
我们真正无法面对的,或许也并不是恐慌,而是恐慌背后的孤独。孤独,让我们难以忍受,它让我们感到孑然一身,这世界此时只我一人,这孤独让我们恐惧,在无穷的精神的空间里,我们看不到任何生机,只有自己。孤独,大概是人类最难以面对的“黑洞”。
然而,不论怎样逃避,都只是欲盖弥彰。唯一的解决办法,竟然是与它在一起。不躲避,不排斥,不害怕,接受它,因为人人都是孤独的,而那份孤独,就是你的一部分。真正的连接会让你“不孤独”,或者,至少更加平静。
我们该怎么办?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很多人试图自杀,很多人严重抑郁,还有一部分人始终能够让自己快乐,让他人快乐。有人说,我们当然要去研究那些抑郁,先把这些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患者们救出来。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科学研究中研究抑郁、自杀、负面的内容比研究幸福、快乐、积极的内容多出了20倍。
哈佛大学的幸福公开课教授在讲课的时候告诉大家:当我们经常看到自己好的、积极的那一面,那一面就会不断增长,而当我们总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好的那面也会逐渐萎缩。
有多少人一直在经历‘我不够好’这件事,就有多少人没有看到自己好的一面,没有给予自己足够的能量让自己积极的那一面迅速成长。
面对三个大坑,不仅仅是平时提醒自己不要跳这么简单,因为你想跳的欲望有时甚至会更加强烈。重要的是,你笃信自己的未来就是会无比美好,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积极的那一面,又凭什么去笃信自己的未来呢?
光笃信也没有用,笃信后的思考,思考后的选择,选择后的行动,行动后的持续才能最终完成量的积累走进质的提升。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能正视自己,尤其是值得肯定的一面,不断地加强,加强到即便别人打击掉20%,还剩下100%的自信。
也因为这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有底气冷静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每一件事中找到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这就是成长。不用害怕别人已经有多少年的积淀,这些都不重要,当我们真正能凝结自己的注意力,我们一定能快速地完成基础的积累,跨入专家行列。
知识这件事既然属于复利的覆盖范畴,那么唯一还没有飞跃的解释只能是,我们还没有积累足够多,还没有积累到能融会贯通,还没有积累到能够真正地产生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价值。
一次没做好并不是失败,或者说,每一次的短暂失利都有原因,如果分析原因,进而改变套路,得到的可能是下一次其他的失利,最终的利好。如果就此沉迷,最终也只能通往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