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个朋友圈,一个培训机构做招生宣传的文案,她说的是紧张是因为对未知的恐惧。
其实啊,恐惧、害怕、紧张、焦虑等都是因为对事物的未知而产生的。
最近进行写作学习的同学就是如此。不会写,不想写就是把写作看得太难了以致于吓得都忘了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了,写作就成了他们写作路上的王屋与太行。
有的同学把上学就不擅长作文当成公考写作写不好的原因,就像苦难的民众在无力解决问题时便开始认为是天意。
不然。
见过太多备考的人了,他们从小白到资深大佬的蜕变。没有人刚接触就会写作的,但最终都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我经常给同学们做心理建设,写作并不难,结构化面试没那么难等等。
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今天不会写明天肯定就会写了。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我们应该学习毛主席“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精神。
不光是写作,以前带面试的时候,面试学员老喜欢向老师要模板,不求超常发挥,但求平稳发挥即可。没有模板,就感觉没学到东西心里也没了主心骨。
考结构化要模板,考试讲也要模板。老师,你只要给了我模板,我套用就可以答题了。实际上,这是舍本逐末。
有模板吗?
有。
在哪?
在我们日常的训练里。就像求一件事发生的概率,次数越多,就会愈加靠近一个值,这个“值”就是模板。
拿试讲举例子,在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没有不紧张不磕巴的。没有试讲经验,不知道重难点,不会设计课程,甚至一个完整的流程都走不下来就摆手说要放弃。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练习的次数不断增加,刚开始的种种不堪一点点在消失,有的同学根本都停不下来,思如泉涌。什么类型的课题用什么样的教案,也就是脑中闪现的一瞬间。
这一前一后的对比就值得我们思考。不懂不知道所以紧张焦虑害怕,弄清楚了试讲的来龙去脉试讲也不过如此。
有人说学习是所有受过的苦当中最轻的一种,可我们想得恰恰相反。还没开始干就给自己制造了障碍,都是庸人自扰。
何不如静下心来潜心钻研,焦虑的问题都会变成过眼云烟。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405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