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那是一个不分昼夜的夏天,一个无忧无虑的夏天,那是我最漫长的假期。事实上,那是一个仍然有规律的夏天,是一个最开心又最伤感的一个夏天,看着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的奔赴不同的城市,掐着指头算着自己离开这个小城的日子,看着一件一件冬衣被装进那个笨重的行李箱才知道,这年夏天,已然过去。
六月的一场考试,大家以为是轰轰烈烈,事实上的确是那么的平平淡淡,搬教室的那天,热热闹闹,离开教室的那天,冷冷清清。和同学们一起走出校园,我没有哭,也不想哭,因为那时候不懂离别。
这是那个夏天的前奏,不太热的天气,甚至穿上短袖也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22号的毕业典礼,没有想象中隆重,松松垮垮的一个班级再也排不出整齐的队伍,就这么晃晃悠悠的去了最熟悉的报告厅,可这一次不需要再听教训,只是听师长的教诲与叮咛。记得班主任说的那句:“这一年,感谢你们,再见。”
24号,也许是这个夏天真正的高潮,群里一直在聊天,大家都害怕一个人等成绩的那种痛苦,涛哥在群里安慰众生,可谁都知道这时候淡定不了,我因为很多原因晚上才查了成绩。几家欢喜几家愁,而我便是愁的那一个。为此爸爸还帮我联系了几个中介,想着把我送到德国去上学,我丝毫没有犹豫的拒绝的他,倒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只是我自己没有这个勇气罢了,毕竟那时候的我是一个连地铁都会坐错的人。
那时候,一心想着去南京的我拼命说服可能冲南京的冲南京,一来是因为南京不会让他们失望,二来是多了个私心,想要更多的人陪同。第一次真正有了各奔天涯的感觉。江苏省内的,上海的,湖北的,四川的,真的是天南海北了。曾经有人叫嚣着非要去哪个城市不可,结果却是去了一个从未想过的地方,我看了很多人的志愿,除了感叹高考戏弄人,另外就是伤感很多人很难见到了。
之后的这个夏天就是各种的吃喝玩乐,3号的聚会,粗茶淡饭,见了很多三年几乎没有联系的同学,以为会很尴尬,可事实上的确依旧和谐,男生们也不是我想象中一起喝酒的样子,毕竟刚出校园多数人还是酒桌上菜鸟,女生们一起聊天,可笑容还是稚嫩。我因为有些原因提前离开,感觉还是有些遗憾。
说好的毕业旅行,却因为彼此不同的时间安排,因为家长的种种不放心,不了了之。我去了湖南,在张家界安静的呆了几天,在沈从文的故居没有拍照,只有敬仰。去了陈寅恪的府邸,大师之后再无大师。总的来说,玩得开心。最重要的是躲过了那几天,不用看着大家一个个的离开。
那年夏天,就这样过去了,以为很慢其实很快,真的是处处唱离歌了。
夏天已过,秋天已至,是时候开始新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