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蓦然推开那扇闭合已久的后院大门,现在那里种着许多我不知名的花,乍一闻空气中还有一点不易察觉的余香,毕竟是冬天,气温骤降,分子的运动也随之减缓。
后院不大,墙也不高,往上是一座山,据说五年之后会被开发成国家森林公园,也就是说这个院子里的所有人都必须接受拆迁。
不大的院,不高的墙,以前养着两只狗,各名“黑虎”、“黑豹”。在它们俩来之前还有一只花色毛色的狗,就叫小花,因为老是挣脱铁链跳出不高的墙而最终被屠杀的狗。黑虎黑豹都不是纯种狗,美其名曰中华田园犬。黑虎通身大部分是黑色,但胸前有一处V形的白色;黑豹则拥有着棕黄色与暗灰色。我个人更喜欢黑豹一些,因为它的外形酷似我家曾经养过的一只我取名贝贝的狗。贝贝是感冒而死的,临死的前几天它都没怎么吃东西。虽然被察觉到了,可是我们是从没有想过要带它去看兽医的。
初始黑虎黑豹都还是狗崽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放养在外的,在仓库的坡道下放着一些茅草,就成了它们简易的窝,每天定时给它们送去些骨头,有时还会夹上几块肉。有一天我和妹妹及好朋友在玩耍的时候讲起了笑话,居然看见睡着的黑豹的表情就像是在笑一般,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据说人的一年是狗的七年,那么黑虎和黑豹七岁的时候,已经长成大狗了,我们无法再将他们继续放养下去。于是我们把两只狗送进了后院,那时小花还在。
小花之前已经逃出后院很多次,父亲犹豫着是否要将它宰杀作为给拜年来宾的一道佳肴。我自是极力反对的,因为“小花”这个名字也是我起的。但是因为它跳出去的频率太高了,父亲最终还是请了杀狗人把它杀了。从此之后我再没吃过狗肉。
我以为黑虎黑豹能够一直留下来直到它们老去死去,可是没想到,小花的“出逃行为”居然为它们所学。黑虎的跳跃能力强于黑豹,先一步“获得自由”,随后黑豹也跑了出来,屡赶屡跳。
父亲征求我的意见,留下哪一只?我不愿回答,良久之后才对他说出了“黑豹”二字。我还是更喜欢黑豹一些,看到它我就会想起贝贝,想起那个我永远也忘不了的眼神,渴求生却无可奈何的眼神。不久之后桌上又一次摆上了狗肉火锅,我在自己的房间里闷闷不乐。
可是后墙终究不够高,铁链终究不够牢,最后黑豹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被杀掉了。我忽然想起了我家曾养过的所有狗,大黄,贝贝,小花,黑虎,黑豹,于是那时我用稚嫩的声音对父亲说:“爸爸,以后我们不要养狗了吧。”父亲长叹一声,点了点头。
院子里从此无狗。
2
我家有个后院,而我生活在父亲单位的大院里。大院里很多户都有养狗的习惯,经常是奔跑着五六只幼犬,等长大了就锁在后面看家防盗。
但有两只狗是例外的。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著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对于这两条始终未被圈在后院而生活在大院的狗,这句名言也是一样的,幸福的狗都有同样的幸福,不幸的狗各有各的不幸。
01. 小黄
小黄是只母狗,是最角落的那家人养的狗。这名字也没什么特殊的,因为它通体黄毛,是正宗的土狗。小黄的孩子幼年体弱,很早就逝了。可是已经很可怜的小黄大概不会想到,会有一群那么熊的孩子那样对它。
孩子们在大院中跑着,欢快地笑着,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与和煦的春风,嬉笑打闹,作为祖国的花朵健康地成长。而小黄看着这群孩子,默然不语,只是慢慢地踱着步子,似乎在散心 。
本来这是一副还算美好的图景。
忽然就有个孩子抓起一块石头往小黄身上砸去,小黄哀鸣一声,眼中有一些幽怨,但依旧徐徐前行,不紧不慢。
可是有更多的石子打了过来,小黄开始有了恐惧,它奋力地逃跑,可却不知道要跑到哪儿去。大院是环形布局,小黄绝望地绕着大院循环地跑着,却不知道孩子们早已想出了两头夹攻的方法。
小黄被石子打中了腿,受了很重的伤。青紫色的淤痕触目惊心。孩子们终于停下了对小黄的攻击,然后看着已经无力再躲避的小黄,大声嗤笑。而小黄只是绝望地看着孩子们,那样绝望的眼神,是很多故事里描写所不及的。
过了几天,有个孩子似乎是动了怜悯之心,从家里拿了一些肉食给小黄。小黄心里充满了恐惧,它不敢靠近那个孩子,因为它记得那个孩子曾经是怎样对它的,记得那个孩子身上那种让它恐惧的气味。但它的主人已经几天没有回来了,饿了很久肚子的小黄渐渐地也被食物吸引了。可是那些孩子就是那样地可恶,凭着这个契机,一波又一波的石子丝毫不留情地砸在了小黄的身上。
至于小黄的结局,我不记得了,只是小黄消失在大院中。我就是那个拿东西给它吃的孩子。
或许和赵盾的“自贻伊戚”一样吧,我本来是心怀愧疚想要对小黄好的,可是却没想到害了小黄。刘瑜在《观念的水位》里有一篇叫做《恶之平庸》的文章,事隔八年之后我看了,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自己竟会做出那些举措,恶本平庸,何况年幼的自己又缺乏分辨能力,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爱心。
小黄那时绝望的神色,那吓得想立刻远离却不得已靠近的神色,那腿受伤之后无力的神色,至今仍然烙印在我的心里,使我愧疚。
02.乌狗
乌狗也是只母狗,从我三岁的时候就一直在大院里,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主人家没有后院而已。已经十三年了,按照人一年是狗七年的说法,乌狗已经有九十一岁的高龄了。大概是乌狗二十一岁的时候,它生了孩子,不过很快就被主人送人了。开始还有小黄陪伴它,不过后来小黄消失了,乌狗成了唯一的“大院狗”。
乌狗没小黄那么温顺,所以孩子们基本不敢去惹乌狗,因为乌狗看起来就像一只凶恶的大狼狗,连很多大人都差点认为它是公狗。不过这也让它一直得以比较安静地生活在大院中,每天晒晒太阳,沾沾露水,然后随夜而息。只是可惜,小黄出事的那一天,乌狗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主人锁在了家里。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会慢慢长大。慢慢地我们会反思和悔恨过去的错误,只是那些都成了客观存在无法改写的历史。乌狗从壮年走到老年,它的主人都已经搬走了,它属于弃狗,没有察觉到自己被遗弃在这大院里。
大家被忠犬八公的故事所感动,其实乌狗亦是这样,它还在等它的主人回来。只是乌狗和我们都算熟识,于是也减少了它的几分寂寞。有时候下晚自习回家的时候能看见乌狗,它躺在路旁的草丛里,静对着路过的人群和沉闷的天空。这几年院子里的狗被陆陆续续地杀掉,乌狗也不仅仅只是大院里唯一的狗了。
我希望干脆院子里也不要有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