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和事。 这让我想起蒲松林村口买故事的传说。 那我什么不能把这些人的故事写下来,全当人间观察呢。
以下故事纯属转述,外加少数个人观点。 其中如何,任看官各自评判。
旁观者清,在别人的故事里自省也算是不辜负我寒冬码字细细转述。
故事是这样的,我曾经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工作内容是接收法律服务咨询,替客户分析案情,匹配基本方案。这天接到了一位年轻女子的电话咨询,听声音是一位年轻又温柔的女性,电话里自顾自的说自己被人骗钱了,说对方用尽手段对自己洗脑后,便强行让自己进行了刷卡消费。这位小姐电话里歇斯底里,情绪很不稳定。电话另一头的我除了质疑事情本身是否属实以外,其余的想法就是这位当事人可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嗯,对方碎碎念完毕,我一个劲逼问,对,我用的是“逼问”一这个词。
第一:你是否成年
第二:是不是你主动刷卡消费
第三:指证对方洗脑,有何证据
姑娘被我一串三个问题问得答不上来,其实一阵逼问结束,我是有点不忍的,因为对方现在是求助者,我这些话未免显得冰冷强势。
电话安静里三四十秒,一度让我以为对方无法接受我的强势而选择了挂断。
姑娘这时候缓下来一个一个回答我的问题,尽管我没有得到我这边需要的答案。
电话持续了12分钟,约定下午见面。
加上微信对方一通自我介绍,大概内容是;我本硕皆为国内名校,研究生被送到澳洲某名校进行交换学习,现为双博士学历。 今年刚回国在某985高校担任计算机老师。
我只记得以上大概,其余装饰性词汇便略过。随后就是一串长达40-50秒的语音轰炸,其中包括自我感叹和自我评价。
此时屏幕另一端的我,用今年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无语子。
但作为法律工作者,不能将自己的任何情绪留给前来求助的任何当事人。 工作就是工作,我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客户解决问题。
当天了解情况后得知,这本身不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掐指一算,争议的标的为2万人民币。可从电话到委托到结案,我承受的情绪宣泄远超过委托费用的几千块。 当事人后续的情绪处理,刷新来我对高校年轻任教老师心理素质和社会优越感程度的认知。我粗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思维,没有担当,习惯性的推卸责任。
把自己亲手犯的错归因于别人的诱导,“如果不是他们怎么样,我就不会怎么样”。这是这位女博士用得最多的一个固定句式。
第二:美化自己,优越感无处不在。
我承认我这位女博士在学校在学术方面取得些成就,比如高分,高学历这些都是代表她成就的徽章。 可在社会生活中,时时刻刻强调自己在学校的身份,宣扬自己过去的优秀成绩,在我看来是对应试教育的侮辱。你自愿消费,第二天就吵闹着要退,是谁毁约?是谁占用社会资源?与其揣测这个社会的恶意,不如检讨自己有无能力像个成年人一样与这个社会共处?
第三:自我为中心,活在自己世界里要求别人。
人越害怕失去什么,就越容易在得失面前失去成年人应有的体面。你是谁,你曾经取得过什么成绩,你什么学历,你的家人什么背景,以及所有关于你的事情。 在自己遇消化不了的事情面前,把这些如数家珍的提出来毫无意义,没有人关心。 最重要的是这对于解决事情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我是海归双博士,现在是985高校的人任教老师,这些人怎么这么无赖,怎么欺骗我,这就是诈骗”
这绝对是我2020年听到的最无脑的“被害人陈词”。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这种人只在网络热文和电视剧中存在,切身经历后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有无脑子这回事真的跟学历没什么关系,跟心智有关。
谨以此例,警醒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为人处事,务必要像个成年人,不要枉费不断增长的年纪和读过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