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什么行业 就选择了什么生活

张三是开早餐店的。除了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休息,张三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全家男女老少齐动手,烟熏火燎、油污满手,干到上午11点,收拾完毕。一天的忙碌结束,张三可以打打游戏、带着小女儿出去兜兜风。

李四是开服装店的。8点起床,9点左右去把店门打开,坐在椅子上翻翻朋友圈,浏览些时尚新闻,等待着顾客进门,直到下午9点,清点当天的销售。除了节假日店里搞活动,或者换季衣服大清仓,李四会忙碌一些以外,其他的日子一天天就这样过去。

王麻子是做家具的。在王麻子的脑海里,从来没有几点应该起床几点应该睡觉的概念,电话24小时保持开机,只要有订单,王麻子马上就忙起来,木材、钉子、油漆和强力胶就像他身体的一部分,如影随形的特异气味是王麻子的标志。

李五在政府上班。周六周日固定双休,工作日准时8点在单位签到,喝茶看报纸的年代已经过去,他像螺丝钉一样,在不起眼的位置一忙也是一天,5点一到,李五签退回家,吃饭、做家务、陪孩子。

赵六在煤矿下井。三班倒的作息和井下常年的阴暗潮湿,让赵六对白天黑夜没有多少计较,赵六的日常就是“井下干活——宿舍睡觉”,老婆孩子在遥远的故乡,每月轮休挤上火车,在家里享受几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惬意,感受着辛勤劳动得到的收获。

满足也好,抱怨也罢,张三、李四、王麻子、李五、赵六等等等等,如果没有大的变动,会在同样的行业里持续干下去,跨行的概率非常小。

人们会说,他们都有可能做成那个行业里的佼佼者呀,“360行,行行出状元”,确实也是这样。

然而,虽然各行各业没有优劣高低,但是每个行业又有相对固定的特点,姑且称为“行业的价值观”。

在“行业的价值观”里,忙碌、体面、风险、收入往往有一定的关联,关键是哪一款适合自己,比如:

“张三担不起李四的风险,闻不得王麻子的味道,也不愿像李五赵六那样每月领固定的钱数。

李四受不了张三的辛苦,学不来王麻子的手艺,考不上政府的岗位,更不愿过赵六的生活。”

“行业的价值观”就摆在那里,在决定投身到一个行业之前,用点心思,要反复思考自己的个性、期望是否与该行业的价值观匹配,想好了再行动。

问问自己是能不能受了那份清苦?能不能担起那份风险?想想哪样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亲人、财富、地位......哪个在自己心中的比重更大些?

一旦投身其中,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后,再来转行,代价更大,舍弃和付出的都很多。

要是再没有勇气或能力转行,陷入“抱怨——应付”的怪圈里,就会像得了癌症一样,耗尽毕生的幸福。

不要盲目,认识自己,匹配行业,慎重选择,因为:

选择了一个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

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vhjhhuisnwbbjjsjbbdbjsjj
    仇志轩阅读 137评论 0 5
  • 文/浆桥 这是12月20 日的凌晨四点半,外面刮着黑色的风,下着灰色的雨,这是入冬以来最冷的早晨。 她在镜子前涂好...
    浆桥阅读 480评论 0 0
  •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团队的力量!
    张萍_d436阅读 1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