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一课教后反思。本节课以“国”到“家”的10年变化为引,隐喻“分配”。让学生感受“国”的变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更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从而发现规律。本节课我设计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探究活动分三个层次探究。从乘法意义的本质入手,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建立“几个几的和可以看成几个几的和加上几个几的和”的内在关系,这样让学生亲历了乘法分配律的“再创造”,有利于深刻建构乘法分配律模型。借助数形结合,互为表里,助力学生深度体会符号表征的一般性。
通过具体数的运算的举例和具体情境的应用引导学生体会(a+b)×c=a×c+b×c能概括学生列举出的所有例子,会用字母表征分配律的基础上,深度体会符号表达规律具有一般性。并借助“点子图”“长方形面积”等直观模型,以形助数。
最后紧扣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这一重点,重视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强化,又重视乘法分配律的回忆与沟通,很好地引领学生经历对乘法分配律的再运用过程,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并巧妙借助今天的算理来解释之前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链接学过的长方形周长、口算和笔算乘法,既鼓励学生大胆类比,猜想更多数乘一个数能否分配,乘法对减法是否存在分配律?在对比与沟通中,促使学生对分配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学生对它的探究、对符号的好奇和深度理解延伸到课外。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第一,课堂时间把控不好,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有些地方提问缺乏技巧,导致学生启而不发。第三,个别环节需要进一步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