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为了什么?是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抑或为人子女父母,传承后代?又或者只为了活着而活着!
要我说,活着就是为了等待死亡。也许读者会认为我的说法太过消极,那我可要辩解一下。
很多人觉得生活很充实,要干的事很多,每天在社会上营营役役。找个稳定的工作,只为多赚点钱,买个大点的房子,让自己住的舒服一点,多吃点好吃的,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总之这一切都是让生活更好一点,更舒心一点。
可是任谁也改变不了时间的流速,时间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他永不停歇的向前走,“不舍昼夜”。所有人都会在时间的轨道中成为一具枯骨,然后化为尘埃,没有例外。在漫漫时间长河中,人生不足百年的时间就仿佛大海中的一滴水,沙漠里的一粒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放到那样一个时间维度,人的生命变得毫无意义,就像人去观察朝菌一样。
有人可能会说,朝菌的存在是大自然的运转的一部分,自有它存在的意义。的确如此,可是如果站在朝菌自身的角度,那转瞬即至的消亡对它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同样的,在无始无终的时间长度上,人的一生又有什么意义!从古到今,一代又一代生命的更迭,一个人无论多么伟大辉煌,都在时间的长河中淹没,留下来的只是有限的一点记忆,对于生命体自身而言,有什么意义呢?
站在这种角度,我只能说人活着就是为了等待死去,只不过都在经历着从出生到死亡的一个过程罢了。
但不要以为我这么说就要消极对待生命,人身的意义就在这个百年不到的过程之中。佛陀讲:人身难得。即便我们都在等待死亡的过程中,我们依然要想一想怎么对待这个过程,为什么要这么对待。
如果人的生命到死亡那一刻停止,然后变成死寂的黑暗,什么都不存在了,请闭上眼睛,仔细想想,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如果是这样,那就存在一个问题:何必在意善与恶,好与坏,只要自己过得舒服,怎么做还不行,反正死就死了,一死百了。什么怜悯,什么慈悲要来何用,与人为善,与人为恶,有什么分别。我怜悯别人,我慈悲别人,可是我却要吃苦一生,对我来说不实在,又不公平。
然而,现代科学家在不同的领域都证实了,这个宇宙是守恒的,伤害了别人却能平安一生,平静死去,宇宙的守恒在哪里体现?这就是为什么佛家要讲轮回和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上世因,今日果,今日业,来世报。死亡绝不是生命的终点,只有在这种前提下去谈人生的意义才有意义。
所以人在等待死亡的过程中,绝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人的欲望没有上限,永不会得到满足,“骑着骡驴思俊马,官居宰相望王侯。”秦始皇已经成就天下霸业还不满足,还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无限的欲望就会带给人无限的贪婪,妒嫉,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走入歧途。
若想让人不走入歧途,就需要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应是对天地宇宙的理解,古人讲天地人,天人合一就是这种理解的阐述。让人的思想行为与天地宇宙融为一体,想什么做什么都不与这种标准相悖,这样的人就成为了天地宇宙的一份子,这样天地就会给人以加持,相反,如果人以为自己能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凭人的能力改变世界,其结果就是人站在天地宇宙的对立面,变成了天地间的蛀虫。可悲的是,现在的人正是在做这个蛀虫。
生命的意义就是在等待死亡的过程中如何溶于天地宇宙,最差的表现就是自私自利,无恶不作;最好的表现就是能够追寻天地至理,并身体力行。无恶不作者,生命的未来必然会偿还他所做的一切,所得到都是短暂的,也必将重新失去,而受到天地加持的生命必然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所以,我说的等待死亡绝不是消极的什么都不做,或者为所欲为,相反,我们要积极的对待生命,珍惜这次生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