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有一首诗,
我们都很熟悉: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昨日集团公司全员营销比拼大会上
有公司老总用到后两句来鼓士气表决心
这令我不得其解
也挺好奇,为何他会选择这两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看似豪壮
实则蕴含着一股深沉的悲慨与执念
这两句诗是现实与梦境的激烈冲撞
诗写于陆游年近七旬僵卧孤村之时
现实是他“僵卧孤村”
——年老体衰,身处偏僻,无能为力。
窗外的风雨声,
在他耳中都化作了当年戍守边关的凛冽记忆——“铁马冰河”
现实越是困顿凄凉,
梦境就越是壮怀激烈。
现实中无法实现,
只能在梦中寻求慰藉。
身体被禁锢在病榻,
灵魂却驰骋于疆场。
这两句诗是至死不渝的报国执念
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深刻到何种程度,
才会让自然界寻常的风雨声,
都自动被大脑翻译成战场的号角?
这份情感,
与其说是豪情,
不如说是一种悲壮的坚守。
诗人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希望渺茫,
但这份报国之志,
连衰老和疾病都无法磨灭。
甚至在意识最薄弱的睡梦中,
都会不受控制地迸发出来。
这两句诗是理想在绝望中的最后燃烧
这首诗的底色是“哀”。
风雨大作的不眠夜,
诗人孤寂的内心,
还有动荡的时代。
然而,
在这片“哀”的底色上,
燃烧着最炽热的“壮”。
这是一位老英雄,
在生命尽头
用全部精神力量点燃的最后一簇火焰。
他知道“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梦想
在其有生之年已无法实现,
于是便将这无尽的憾恨,
化作了一场无人可见、
却惊天动地的梦中征战。
这两句诗是豪放其表,沉郁其里;
是铁马冰河的壮阔梦境
与僵卧孤村凄凉现实之间的一首协奏曲。
在集团营销比拼大会上听到这两句,
我的第一感觉是“悲哉”“壮哉”!
第二感觉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