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以晦朔春秋为聘,不知你愿否共我度完蜉蝣小年?我以冥灵之限为约,陪你共度椿湫。”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喜欢庄子大概就是因为这两句浪漫的情话出自《逍遥游》吧。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宋国人,生活在诸侯混战的年代,这样的生活年代使他更倾向于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从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在九万里高空肆意阵翅翱翔的大鹏,不知春秋大年的小虫小鸟,御风而行的列子,藐射山中“吸风饮露”的神人,系以为樽浮乎江湖的大葫芦,这些被赋予浓厚夸张性的事物,不仅突出了事物本身的特性,更为庄子阐述自己的哲学理想提供了方便。更让人惊叹的是在那个崇尚武力霸权、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战乱年代,庄子却拥有如此天马行空神奇绝妙的想象力。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以“逍遥游”命题,恰好道出了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从“北冥有鱼”到“此小大之辨也”,本段出现了各种生命角色:鲲、鹏、朝菌、大椿、彭祖、汤等,庄子让各种生命处在同一个互动的系统中,交互出现,彼此影响,同时也意图破解各种生命角色的界线,演化成一个有机的系统,鲲化而为鸟是第一个生命变化的例子,由鱼变鸟,由海及天,这些生命角色的特征显示出自然的变化性。斥鴳之所以笑大鹏,实则因其困于生命的有限性。此外,天地万物之间虽然有其界线也有相同之处,所以庄子才会道出“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段话是在《大鱼海棠》这部国产东门电影上映后被观众所世俗化的,以往多是高考语文必备课文的噩梦。期末复习周期间一位朋友来厦门游玩,便结伴去了该电影取景地:客家土楼。这个中国最神秘的建筑群也因为此部电影名声大震。《逍遥游》里”风之积也不厚“那么”其负大翼也无力“无法”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所以《大鱼海棠》中没有湫的帮助,鲲很难飞起来离开椿的海底世界。而“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其实与《庄子》外篇《秋水》中的“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其实都是生命有限性的表现。而这种思想自从台湾学者曾仕强在《百家讲坛》讲述了孔子学生与蚱蜢的对话所传达“凡是声音最大的人,就是最不懂的人”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爱上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境界。
从“故夫知效一官”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说明有所待与无所待的不同境界。“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类人追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以此沾沾自喜,然而庄子将此类人列之为最低层次,如同斥鴳朝菌,此类小虫小鸟,小知小见,不知春秋大年。第二层次是“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的宋荣子。他将生命局限在一己之内,不追求荣华富贵,故能“定内外之分”,但是庄子认为此类人忘却功名利禄,仅局于自身,与世隔绝,不法超脱,故曰“彼其于世,未数数其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第三层次是“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的列子,他能脱却形体的拘束,身轻如燕,借风翱翔,然而无风无以行,还是要凭借风的力量,所以庄子认为“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庄子所认为最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以天地自然之道为己任,置身于六气变化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齐物论》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地万物与我合二为一的境界唯有无所待,方能逍遥游,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高中学《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觉得这种境界遥不可及,庄子构想了一个无己无功无名的世界,在那样的年代里达到这样的境界该是有怎样的视野与构思啊!看到一些学者认为这种忘却自我的人生观是消极的,认为在生活中不去追求只是在精神上去遨游,其本质与牺牲自己为民造福以及那些为了理想去奋斗而献身的人不一样。个人认为这是对庄子逍遥游思想的曲解。逍遥游是一种内在精神生命的追求,是心灵层面的,同时也是生命寄托的一种途径。儒学积极入世,佛学无欲止观,这都是人安身立命的精神追求,庄子的逍遥游所提倡的精神自由,是精神从主观形体和客观现实环境中破空而出的祈向,与为民造福和为理想而战的人生观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
从“尧让天下于许由”到“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大至治理国家,小到一日三餐,庄子在此部分列举了“尧让天下于许由”“肩吾问于连叔”“魏王赠瓠于惠子”说明了无用而大用的意义。一个人若是处于无所待的状态,定能享受逍遥游的无穷乐趣,因为这种人能够坦然面对万事万物,因物为用,不会出现勉物从己或者抑己从物的困苦。
在这学期的课堂上,跟同学合作一起讲解《惠子的大瓠》,对惠子的大瓠与臭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庄子讲药方和葫芦的用途问题,言外之意却是在说逍遥游境界的追求,心似蓬草而担忧葫芦无以为用的惠子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达到庄子逍遥游的境界,不可能想到“系之为舟浮乎江湖”。此段最后的故事从相反相成的角度讲了善于用大的问题,“无所可用”方能成就立身上“无所困苦”的大用。
《逍遥游》全篇构思新颖奇特,诗意与哲理交融,创造了绚丽斑斓的艺术境界;活用比喻和寓言,文富生文、喻中加喻;行文汪洋恣肆,大开大阖,段落之间跳跃起落,似断实连,就像是南方山里面,云雾笼罩,团团的烟雾,变幻莫测,说它顷刻之间,顿成异观,转眼之间,已成壮观,读者如入茂林,如人海滩,如入星河。纵览全篇,庄子对逍遥游的概述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无所待,以游无穷”的生活,就是完全合乎宇宙自然的运行规律,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他所说的自由是避世的,不肯“以外物为事”,相比追求名利,庄子更偏爱在江湖、天空、大海中泛游,是一种个人自由主义思想。显然,庄子所追求这种超越时空,物我两忘的“无所待”的逍遥游境界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主观唯心主义构想。
然而《庄子》全书令人久读不厌,让人茅塞顿开并不是绝对自由的提出,正是通篇的论述过程,犹如一出多幕多场景的大戏,生动地展示了庄子对于大自然独特的领悟,对世俗百态的深刻洞察,以至于在当今社会,无论是文中提出的思想还是构筑的形象,都有不可估量的借鉴价值。
首先,要想达到庄子逍遥游中绝对自由精神的境界,需要积累与锻炼,坚持自己的信念;其次,逍遥游中的自由不是外在自由,而是内在的个人心灵自由,打破了常人孜孜以求的名利执念,主张内心逍遥自在;最后,庄子生于战乱四起的战国时代,与先秦诸子百家极大不同的是,他是唯一一个选择避世的思想家。他研究的人生哲学其实是告诉我们如何在乱世中求得生存。在《逍遥游》之后的其他文章中《齐物论》里的朝三暮四、庄周梦蝶,《养生主》里的庖丁解牛,《人世间》里的心斋与坐忘,支离疏,《德充符》里的无情而有请,《大宗师》里的相忘于江湖等都为我们展示了“游”的状态:精神上与天地往来,与万物相通,并在行为上顺应包括自身在内的万物的变化。人世间的很多境遇既是成就自己,又使得自己与他人相区别,而逍遥游既是心灵的向上提升,以至通达宇宙,又是生命角色从容放达的安顿与造化。前者是心,后者是行。因此“无己、无功、无名”是透过有限性去理解藏于其中的作为万物主宰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