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5-6h
推荐人群:有志于创业的人、创业途中遇到困难的人、年轻人
推荐指数:4.5颗星
推荐理由:俞敏洪老师自己的视角描述这些年创业经营过程。
❝
蜗牛虽然不能像雄鹰一样一下飞到金字塔顶,但是它的坚韧,照样可以带它看到更高的风景。
❞
关于学习
俞敏洪离开北大应了那句老话,“树挪死,人挪活”。我们很多人拼命都在寻找稳定,可是偏偏有人为了获得更好而愿意去迎接一些未知和挑战。
而能够从事出国英语培训,最根本的底气来源于他“没事闲的”背下来的2万多的词汇量。
读到那个时候学生愿意坐几个小时的车来听一堂课,停电了可以手执蜡烛、没位置可以坐在台阶上、没电扇空调也愿意400个人挤一间教室里……那个时候的学生特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的东西通过什么来获得。换句话说,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通过什么来获得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关于创业
关于创业俞敏洪老师有三个思路很打动我,分别是关于什么时候可以创业、经营中的利益分配、经营当中的底线思维。
「什么时候可以创业」
人遇到机会时,还是要闯一闯的,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机会,也许它就是一个坑,是有风险的,但只要你觉得这件事情值得做,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那就应该去试一下。
最近读到的另外一本书《每周工作四小时》里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向自己提问:
-这么做最糟糕的后果是什么?
-这个糟糕的结果我可以接受吗?
-面对这个糟糕的后果我还有没有方法让它好一些?
「经营中的利益分配」
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利益分配是最难的。下面引用俞敏洪老师在书中的原话。
❝
我觉得我能够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没有自己要先拿钱的想法。如果当时我按照课时从公司给自己开工资的话,那么这件事就没法做下去了。我那时想的是只要把其他人的钱给够了,剩下的就都是我的了,而我的钱是不需要拿回家的,可以用来扩大再生产。通过扩大再生产,学生会越来越多,综合成本也会越来越低,这也就意味着培训班能够继续开下去。
❞
衡量创业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是赚钱,但是当自己真的忘记赚钱的时候,企业才会越做越大,钱也会源源不断。
「经营中的底线思维」
从2021年双减新东方股票暴跌,到今年年初俞敏洪老师将新桌椅捐赠给农村小学,再到上半年以董老师为台柱子的东方臻选平台突然火爆出圈,我们都会在这些现象背后看到俞敏洪老师的底线思维。
双减之后,多少教育机构倒逼、跑路,甚至还有拖欠老师工资和卷走学员学费的。虽然因为教育政策调整,不得不跟一些老师暂时分别,不得不将桌椅捐赠,但是老俞一直心系教育,努力寻找平台为老师们和新东方寻找出路。而“助农”和“文化直播”大概就是这个农村走出来、热爱文化教育事业的60岁老人的执着和倔强。而董老师等一众主播也正是由于心底的那份对读书和文化的执着而火出了圈。
「关于做人」
-不能自私
正如俞敏洪老师自己所说,他从来没考虑过自己先拿钱。新东方转型裁员的时候他也是先从自己家人开始下手。正是这样一心为别人、为公司的精神,让新东方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
-底线思维
❝
一个人做事情是要有底线的。所谓的底线实际上是人品底线和道德底线,也就是说,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破了人品底线,哪怕再受欺负。
❞
现在大家都感叹俞敏洪老师无论何时账上必须有倒闭也足够还钱余额的思维拯救了新东方。可是曾几何时未必不曾有人笑他傻。为什么不拿这个钱再去投资。
有时候可能就是看似傻傻的想法蕴含着智慧,笨笨的做法导致成功。
-持续学习
❝
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准则,那就是无论人在什么岗位上,在任何困境中,都要让自己保持进步。
❞
我们知道有一段时间俞敏洪老师被自己招聘和提拔上来的人投出了自己一手创办的新东方,理由是他不会管理。
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俞敏洪老师也并未抱怨和气馁,而是一口气读了德鲁克的书、稻盛和夫的书,又读了大量和上市公司法律法规相关的书。用他自己的话说在那两年,他等于自学了半个MBA。
最后也使用俞敏洪老师书中的原话做结尾:
❝
我们还以河流做比喻,那些支流的汇入、水量的增加,就是你不断吸纳外来的、使你成长的因素的结果。如果你更愿意去学习,更愿意去自我驱动,更愿意去交有意义的朋友,更愿意读书,那所有这些东西就像点点滴滴的水流汇聚到你的生命之流中,让你到最后能够变得越来越开阔。
❞
愿我们都能积攒汇入生命中的点滴,拥有更开阔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