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飒恺
演讲共同的要素开好头,有干货,灿烂收尾这几个共通的部分。况且好多人一听到演讲,都认为这是与我们不沾边的,我们都能够想到TED这国际出名的演讲平台,在我们观看的时候我们也会热血彭拜,期待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登上TED的舞台。
事实上,演讲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你犯错误了,家长批评你,如果采用演讲的共性要素来,会比一般性质的批评效果要好的多。或者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用演讲的技巧也会将事情表述的更加明了,所以,具备一定的演讲能力对我们来说必不可少。
虽然我们都知道演讲主要弄好这几个部分,但是如何弄好呢 ?
开胃菜的作用就如同演讲开始之前的一个好的开头,其实,不管是7秒法则还是黄金20秒,主要目的就是开好头,并且时间要短,尽快吸引听众目光。
想想我们自己去听演讲的目的是什么,演讲者多多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用这个角度来开头,引发出听众最想知道的,或者以提问方式让听众们参与进来,你们想知道什么,想获得什么。这样的就开头深切听众利益,注意力随之而然被吸引。
用一则与此次演讲有关的幽默开头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但调动气氛,也能笑过之后引发思考。如果这两种方式都不擅长,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讲我是谁,我为什么来这里做演讲,讲一讲我们共同的目标,用这样的方法不仅使开头有趣味,还能贯穿到最后。
当我们把听众的情绪挑起来后,就该上主菜了,毕竟我们不是来讲笑话讲故事的,听众是需要干货的,不然来听演讲干嘛呢。
这就像请客时我们会准备好多菜,然后全部上桌,看着色香味俱全,恨不得全部尝到,结果往往是不仅吃撑了,还产生大量剩菜留给主人,作为请客方可能会认为准备的不好吃,或者不对口,自己心清低落的同时,还得自己收拾残局。
演讲也一样,不能一上来就将全部的菜摆在桌上,虽然会垂涎三尺,但后期没几个人要吃了,这就烂尾了。红烧肉都爱吃,但做的时间超长,先将该准备的做好,下锅小火慢炖,最后大火收汁,一道红烧肉完美出锅了。
当我们吃饱喝足了,我们需要坐一会或躺一会,听点小曲,看会电视,让自己舒坦以下。演讲也是一样,前面有了好的开头,有了好的内容,最后就要有个灿烂的收尾,作文上叫凤尾,凤尾用的好,会使整个演讲有画龙点睛之感。那要怎么做呢。
我们人的记忆总是先记住最后的内容,这叫做后抑制作用,但这个时候你也不要再说干货了,可以首尾呼应,用故事的方法转化一种说法,亦或者用幽默的方式调动起大家长时间的紧绷思维,完美谢幕。
虽然我们有了树的主干,但没有分支和树叶这棵树就是不完整的,也不会为有为别人乘凉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实践出真知,在过程中积累经验丰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