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介绍两本讲述穷人生活的书《Portfolios of the Poor》《Nickel and Dimed》。
首先申明一下,湾区和纽约的所谓25万、50万美元的贫困线,我一向觉得是不知所云的。身处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境内收入最高的地区,的确会有很沉重的生活负担,但是硬要说自己“贫困”,我认为是没有同情心的。比如前不久看的一篇抱怨在纽约家庭年收入50万美元仍然生活得捉襟见肘的文章里,那家人每年全家外出度假三次,还有私人健身教练。很多华人论坛上讨论的所谓贫困问题,也是建立在要在湾区买房,并且还是够好的学区房的基础上的。另一方面,2005年联合国的数据显示世界上有20亿人的年收入购买力(注意,不是货币价值)不足美国境内的2000美元……每个人都想要更好地生活这无可厚非,但是要完全满足我们这个物种对安全感和虚荣的欲望,再有十个地球恐怕都远远不够。
回来说书。这两本书虽然主题相关,但其实内容风格差别很大。《Portfolios of the Poor》是类似学术报告的文风,研究对象是在南亚和南非的daily income $2以下的人群。《Nickel and Dimed》则是一位知名作家“卧底”到美国的时薪6美元左右的人群里,体验生活三个月的记录和体会。
先说《Portfolios of the Poor》。这本书我是从Mark Zuckerberg的书单里找到的。书的内容和我的预期差别很大,各种数据和事实的堆砌,导致本书的阅读体验极其糟糕。但是不可否认书的知识性系统性是非常强的。我也了解了很多微金融(microfinance)领域的现状、困难和机遇。传统的对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对象的财务研究都是基于survey-based snapshots,而这本书背后的研究则是通过帮助被调查人群长期建立财务日志,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这类人更多的财务细节。我这里选择性的概括一些书里的重要结论:
- 无论收入多低,这些穷人都不是hand to mouth也就是吃光用光的生活方式。每一个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里都会涉及到日常的现金流管理、预防财务风险、为重大事件筹款这三类财务活动。
- 收入低只是这些穷人财务问题的一个方面。某种程度来说,收入的不稳定性才是让他们的财务管理变得困难的最核心的原因。
- 对于他们,金融工具的实际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支付和还款计划与他们现金流的匹配程度才是决定性因素。
- 尽管从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的角度看,这些穷人的融资能力几乎为零。但是非正式的邻里互助和saving club(不知道怎么翻译)却让他们可以调动比自己收入高出一倍多的现金流。
- 借贷只是这些人需要的金融服务的一种,他们同时也需要优质的储蓄和保险服务。比如很多人目前需要付钱才能得到储蓄机会。
- 这些人目前使用各种金融服务的经济成本(坐车很远到市区、排长队)和心理成本(被工作人员呼来喝去、看不起)都很高。
- 由于日常的生活水平过低,这些人获得贷款以后并不会如发达国家扶持者期待的那样购入资产。相反他们会把贷款得来钱的一部分用于提高生活水准或者甚至进行无息储蓄,以应对未来的风险。
读完以后我意识到这本书为什么会出现在Mark Zuckerberg的书单里。马云曾经说过一个让我很想为之鼓掌的观点:如果你有1000万,你是个富人;可是如果你有1000亿,这些钱就不是你个人的财产了而是社会资源,你就有责任用这些钱让别人过得更好。Mark Zuckerberg显然也是这样的思路,并且从他在慈善领域的活动来看,他也确实是在积极的努力,想让未来的世界能更加美好。读这本书,也许就是他想要做得更好的意愿的体现了。从这个角度,我很庆幸有这本书,它的严谨态度和系统性应该会让对不发达地区的帮助更有效率和效果。希望更多的富人、发达国家的决策者能读到这本书吧。
再说《Nickel and Dimed》。相比前一本,这是一本更平易近人的书。作者分别在佛罗里达、缅因、明尼苏达州过了一个月时薪6美元,住短租房的日子。全书描写得非常细致,找房、找工作、上班遇到的各种事情各种人都被包括其中。坦白说我都觉得作者老太太有点啰嗦,但是也许正是因为她想要完整的记录美国的working class的生活细节,才不得不事无巨细的都描写到。这本书在Goodread(姑且认为是美国的豆瓣吧)的评价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置顶的三条评论全部都是1星。三条评论都在指责作者的“精英主义的架子”和“矫情的做派”,因为作者在文中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微服私访的公主”,并且很奇怪居然整个过程中没有人看穿她其实是一个well-educated的博士,是一个职业作家、客座教授,并且作者每去一个新城市还给自己1000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会确保自己有一辆车……
坦白说我觉得这些责难有点过了。我是很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女性作家去体验穷人的生活,出于一些放不下的娇气和安全感的需求,导致体验项目有一些缺陷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些不纯粹并不能抹杀这本书描写出美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现实的功绩。
我总结作者的三段打工生活的困难其实是有些异曲同工的。为了找到一个房租可以承受的住处,起初住在上下班需要开车40分钟左右的地区。找到的工作繁重重复、管理严苛,收入微薄。为了负担房租,作者在一段时间后只能开始打第二份工。为了能更好的handle两份工作,作者为了省去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搬到了更近的住处,从而不得不负担更高的房租。在极度劳累和抑郁的工作下,作者开始需要服用止痛药和不断抽烟来缓解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痛苦。最后某一个时间导致作者情绪爆发,game over。
当然我这是过度简化的概括了,其中对各种苦难境遇的细节描写,我想如果有空我都会再回来回味的。这里摘录几段话:
..corporate as opposed to human. Cooks want to prepare tasty meals, servers want to serve them graciously, but managers are there for only one reason-to make sure that money is made for some theoretical entity, the corporation, which exists far away in Chicago or New York, if a corporation can be said to have a physical existence at all.
(公司制度是反人类的。厨师想要做出美味的菜肴,服务生想要最好的服务于顾客,但是所有管理者的目标只有一个——确保一个只是理论上存在,即使客观存在也是在千里之外的实体,也就是公司,能够赚到钱)
The stronger the economy, the stronger the upward pressure on rents." So I'm a victim not of poverty but of prosperity. The rich and the poor, who are generally thought to live in a state of harmonious interdependence - the one providing cheap labor, the other providing low-wage jobs - can no longer coexist.
(经济越好,房租的压力就越大。我并不是贫穷的受害者,而是繁荣的受害者。理想的富人和穷人互相独立并且和谐的生活在一起,穷人提供便宜的劳动力,富人创造低薪工作机会的状态,不会继续存在)
Or maybe it's low-wage work in general that has the effect of making you feel like a pariah. When I watch TV over my dinner at night, I see a world in which almost everyone makes $15 an hour or more, and I'm not just thinking of the anchor folks. The sitcoms and dramas are about fashion designers or schoolteachers or lawyers, so it's easy for a fast- food worker or nurse's aide to conclude that she is an anomaly- the only one, or almost the only one, who hasn't been invited to the party. And in a sense she would be right: the poor have disappeared from the culture at large, from its political rhetoric and intellectual endeavors as well as from its daily entertainment.
(也或许,底薪工作普遍来说就是有这种效果,使得你觉得自己像印度种姓制度里的贱民一样。当我晚上一面吃晚餐,一面看电视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每个人几乎都能赚15美元以上时薪的世界,而且我讲的不只是那些电视节目主持人而已,电视上的喜剧和戏剧里,演的都是时装设计师、学校老师或者律师的故事。所以,一名速食店员或者看护助理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她自己才是不正常的,她(几乎)是唯一没有被邀请加入那个美好世界的人。在某个意义上来说,这个结论没错,因为穷人已经从主流文化里消失了,无论是在政治词汇、知识研究或者日常娱乐里,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In poverty, as in certain propositions in physics, starting conditions are everything.
(在贫穷的世界里,就如同物理学命理所讲的一样:起始点的条件决定了一切)
本书在豆瓣的书评里引起了不少的共鸣。也许这本书写的十几年前的美国,就是现在某些其他国家的现实。
说了很多穷人,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找到描写权贵们生活状态的好书。其实我是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困难和压力的。之前读过一本讲华盛顿政治的书《硬球》,还有被希拉里团队变相佐证的美剧《纸牌屋》,从中就能瞥见那些社会上层的人每天需要对付的明枪暗箭、尔虞我诈,以及承担的职业生涯乃至人身安全的风险。佛教说众生皆苦如果是真理,那苦难就是人生的一种固有属性,是系统性问题,不是零和博弈拼个你死我活可以解决的。所以……不知道所以什么好。大家都好好生活,少伤人,多助人为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