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志的身世,是爷爷亲自告诉他的。在他十岁那一年,或许爷爷知道自己也没有几年活头了,趁着还有口气,将事情告诉了阿志。爷爷因为膝下就这么一个儿子,但偏偏却是个脑子不好使的人,也曾花光了家底去市里甚至跑到省城去看病,但都无功而返,病没看好倒是欠了别人不少钱。后来爷爷也放弃了治疗,好歹儿子还能正常干活儿,不至于饿死自己。等到了该结婚的年纪,托了媒人从山里找了个媳妇儿,原本也想要是有个正常人家的姑娘愿意嫁那就是菩萨显灵谢天谢地了,可任凭媒婆来来回回好几趟,人家姑娘甭管长得多难看,一看对方是个脑子不好使的扭头就走,爷爷连挽留的余地都没有。最后爷爷还是认了命,听媒婆劝找了个情况和儿子差不多的,对方也似乎在想着怎么把傻女儿给出去,连彩礼钱都没要就答应了这门亲事。但爷爷在同意这门亲事的时候,也打定了主意,在他们结婚前带着儿子去县里做了结扎手术,爷爷不能再让自己的孙子也是个傻子了。
再后来,爷爷不知从哪里知道了人贩子的消息,于是才把阿志领回了家。但爷爷的说法是,阿志是因为人贩子不想要了直接扔在路上后,他给捡回来的,而且人贩子也不是别人,就是阿志的亲生父母。但村里人的说法,阿志就是爷爷给买回来的。阿志很矛盾,有时候希望爷爷说的是真的,毕竟爷爷从小对他那么好,有什么好吃的都想着阿志,即便是的亲生父母不要自己,毕竟他还有爷爷;有时候又希望爷爷说的是谎话,他就是从人贩子手里把自己买回来的,这样他就还能还有些希望,哪一天自己的亲生父母能够找到自己,也许还是个大户人家,也不用再天天面对着家里的这对傻子父母,更重要的是阿志便不用背负如此的仇恨过活着。
但三十年过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也未曾出现过,阿志心里唯一残存的不太可能的希望也在这二十年里消磨殆尽了。阿志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让他迟迟不能付诸复仇计划的一部分,但现在,这些理由都不复存在了。
阿志的爷爷,从来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虽然家道中落,儿子又是个傻子,但丝毫不影响爷爷在村里的声望。一方面是因为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肚子里有墨水的人,逢年过节或者婚丧嫁娶各家各户的对联,都是爷爷帮忙给写的,另一方面爷爷也热心村里的公事,特别是修路开渠这些事,爷爷总是第一个带头。因此,爷爷也在村委会当着文书的工作,说是文书,很多账务上的事儿,因为朱五村长一窍不通,都是爷爷帮着管的,至于朱五为什么能当上这个村长,村里都说是因为他的小舅子在县里县领导开车。想想一个开车的人都能随便,让人上任当村长,那县长得有多大权利,还不得往死里贪,村里人说到这些,语气里总有些惊恐以及无奈。
阿志也在想,要是爷爷不识字,也就不会管上当年的事情,如果不管上当年的事情,他们也就没有理由栽赃到爷爷的头上,这样爷爷也就不会死。又或者那一年村里没遭到大旱,村里的庄稼也就能够相安无事,也是村里的庄稼没事,爷爷也就不会热心的张罗着去重新开沟引渠的事,没有开沟引渠的事,爷爷也就不用带头去筹钱集资,没有筹钱集资这回事,爷爷也就不用死了……
阿志心里总是会浮现出这些假设和如果,他也说不上为什么总是会纠结于这些不可能存在的事实,二十年来他脑子里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复仇,而想的最多的确实如何才能避免这个仇恨的存在。阿志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是个懦夫,每当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他就会跑到爷爷的坟前,跪着发誓,发誓一定要给爷爷报仇,有时候会拿白酒将自己灌醉,然后一觉就睡到第二天。很少有人会到后山的坟头堆上,除了清明节是象征性的扫扫墓,更别说是晚上那就更不敢来了,阿志却早已习惯了在坟头之间席地而卧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