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茴和奶奶住在小岛的一座山坡上,山坡后面就是海。那海不是窄窄的海湾,不是停靠船只连接世界的码头,那是原生态的海,一片茫茫的水色连接着蓝蓝的天,这浩瀚寂寞的海美得令人窒息。
茴茴正是含苞欲放的年龄,亭亭玉立的身材,胸前挺挺地突起两个小乳峰。茴茴不喜欢这两个鼓鼓的小馒头,每天早上起来她都用一条宽布带紧紧地箍住它,可它还是不听话地显露出来。
岛上的人家都有一块菜地,小白菜要吃嫩的,豌豆要摘青的,女儿家也要早早嫁出门。人们早就盯上了茴茴那耸耸的前胸,登门说媒的已来了好几户人家。虽然茴茴和奶奶住的还是陈旧的老房子,家里穷得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可人家看上的是水灵灵的茴茴。而且,茴茴还是村里学习拔尖的中学生,只因没钱才辍了学。此刻,茴茴坐在山坡上望大海,思念她的妈妈。
村里人说茴茴的妈妈是上海姑娘,那年来村里插队也像茴茴这么大,也像茴茴这样水灵灵的。茴茴妈妈让生产队长领着,走进茴茴奶奶家的那幢石头房子里,就再也没有走出去。后来就和这家的儿子,一个年轻的渔民结了婚,生了茴茴。
茴茴爸不识字,蔫头蔫脑的一天说不上几句话,就知道抽烟喝酒、闷头干活。家里事都是爷爷说了算。茴茴妈渐渐也不爱说话了,每天抱着茴茴坐在山坡上眼泪汪汪地望海。据说海的那边就是上海。
村里人提醒茴茴爸:“小心,你媳妇心野,她成天望海那是想逃回上海去。”
果然,茴茴妈搭上一条避风船逃走了,再无信息。不知是回了上海,还是被人拐骗走。茴茴成了没娘的孩子。
不久,茴茴爸入赘结婚,住进了别人家。那时爷爷也死了,石头屋里只剩下半聋的奶奶和没长大的茴茴。隔二三个月茴茴爸就送些食物来,也没啥话说。
茴茴觉得自己像只家禽,给点饲料养着就是父女关系。于是,她不走上前去,也不叫声爸爸,只是把自己埋进书本去。这更糟糕,读书教会她思索,她开始想,妈妈和爸爸是怎么结的婚?怎么生的她?茴茴是撒在山岗上一棵糊涂的种子吗?
她曾看过日本电影《人证》,白人妈妈不敢承认那个黑人的儿子,竟用一把小刀捅进黑人儿子的胸膛。看完电影回家,茴茴站在山坡上哭了好半天,她在心里说:“我要妈妈,我情愿像那个黑人儿子一样死在妈妈怀里,只要让我见上一面我的妈妈。”
茴茴不愿订亲,不愿结婚。茴茴成绩很好,本可以继续读书,可岛上没有中学,家里更没钱供她继 续读下去。
茴茴给上海写了许多信,请求电视台和报社的叔叔阿姨们帮她寻找妈妈,每封信里还装进一张自己小小的照片,照片背后写着:“妈妈,你还记得我吗?”
茴茴站在山坡上,心里在呼唤:妈妈,快救救我!难道你忍心让茴茴再走你的老路吗?
《这篇小文写在舟山没开发以前,那时舟山还是封闭的海岛。听到这样一个上海知青后代的故事,我很感触,就写了下来。现在再看看,还是很感触。知青都老了,知青的后代也到中年,知青的故事结束了吗?我想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