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 儿童“自然缺失"
大自然给孩子带来充满幻想、自由、隐秘、宁静的领地。但儿童“自然缺失症”却剥夺了来自大自然千百年来对儿童潜移默化的情感滋润与思想营养,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电子产品和工业制造物充斥,儿童与自然的疏离使他们对自然万物逐渐淡漠,对世界的感知越发迟钝。
■ 传统美术教育PK户外美育课堂
传统的室内课程更多基于美术范例的树立或对美术活动的纪律控制,从而使儿童的美术缺乏思考的过程、心理形成的过程,更多是服从和被动接受。
而大自然深处的鸟兽虫木、云朵星辰是不断激发儿童想像力的源泉,在草地、林间奔跑能更好地促进儿童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的感官发展,使儿童在美的体验更加感性、更有灵性。此外,自然探索和绘画或艺术创作的经历,也会在孩子日常学习生活发酵,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起到让艺术学习和文化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
课程理念
透过自然去观察、感知、探索并创造艺术之美,让自然滋养童年
通过艺术去体验、连接、感受并欣赏世间万物,让艺术丰富人生
课程目标
STEAM教学与森林教育实践
引入美国STEAM教学与德国儿童森林教育实践经验,引领孩子探索与发现大自然,运用“看、听、闻、摸”五感体验方法,拓宽孩子的认知和感受,让孩子通过体验与感受形成内心丰富的力量,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与能力。
自然美育
结合美育的方式,让孩子把自己看到的自然景物通过画笔记录下来,用色彩去表达内心的感受,培养直觉思维,提升孩子的审美和艺术潜能,帮助孩子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格。
教学方式,自然游戏教学法,利用“发现式学习”的方式感知美,认识世界
■ 德国自然与森林教育实践——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
没有孩子天生不爱游戏,户外美育课堂围绕主题以自然游戏的方式,引领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观察、感受、描绘,让孩子们爱上自然。“森林”是大自然的代名词,它可以是一座森林、一个农场、一个公园,在这个没有围墙的教室里,教室的墙可以随孩子的兴趣及意愿无限拓展,教室的天空也是随着时间及季节改变,孩子们从大自然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灵感与能量。
■ STEAM教学实践——与自然科学结合的户外艺术体验
未标题-2.jpg
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科学征服了世界,而艺术美化了世界,“A”在STEAM教育中则更加必不可缺。
在自然美育的课程中,艺术(美术)教育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与其他科学教育的结合,使其它的教育更有价值。把艺术与各学科进行了融合,说到底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发展。艺术与科学相互依存,因为艺术的存在,科学得已精进。
四维艺术教学,直通知识、思维、技能、创意
儿童自然美育不是要像照相机那样去复制图片,而是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观察和记录,结合有趣的科学知识,引导思考,技法教授,启迪孩子的情感表达,引导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童年时期的美学塑造和艺术创意教育,与科学、文学领域里的创意运用相比,是更加直接、丰富、最有力量又充满快乐的过程。
课程特色
以自然为桥梁,以传统艺术为中心的自然探索+美育课堂
重过程而非成果,重感知而非学习,重引导而非教授
自然导师+美术老师双导师联合带领
近三小时的户外课堂,提升美学素养的同时,促进孩子行为情感
主题扎根合肥本土,还孩子一个真实而具象的家乡
课程内容
自然观察
观察力是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力的基础。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星空浮云,泥沙海浪,飞禽走兽都是儿童观察和描绘的素材。
在自然导师的带领下进行有目的进行自然观察,有目的地启迪儿童利用他们的五官和心灵去感受,发现大自然里五彩缤纷的“形”与“色”。
自然游戏
大自然鲜艳的色彩、奇特的事物,都是孩子急于探索和了解的,我们从艺术教育中引入德国自然游戏教学法,帮助孩子更好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充分满足孩子幻想的心理需求。
自然游戏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自然导师带领孩子们体验有趣的自然生态游戏,通过感受大自然来进行艺术创造,从游戏中激发孩子们想象力。
自然手工
大自然是最好的素材,最好的玩具来自大自然。自然艺术手工,发挥孩子天生对线条、色彩、空间及美的感悟力和表现力,通过寻找、研究、挖掘自然界元素的价值,帮助孩子建立与万事万物的联系,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孩子进一步感受自然的美,培养孩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艺术思维
以自然观察、自然游戏为引,启发孩子的逻辑思维、创作思维以及探索思维能力。
艺术创意
扎根深圳本土,设定植物、昆虫、节气、城市文化四大主题,围绕每一季度特有的自然动植物以及人文特色景观展开,结合户外自然教育的方式,用自然体验+美术美育结合的方式,引导孩子自由创作出一幅生动创意且效果完整的美术作品,可以是绘画作品或者手工作品。
活动主题《秋天的自然艺术家》
课程流程
1.自然冥想(10分钟左右)
冥想可以让我们的左脑平静下来,让意识听听右脑的声音,这样我们的脑波会自然的转成α波。当脑波呈现为α脑波时(特别是中间α脑波),想像力、创造力与灵感便会源源不断的涌出,此外对於事物的判断力、理解力都会大幅提升,同时身心会呈现安定、愉快、心旷神怡的感觉。
2,自然讨论(20分钟左右)
鼓励表达,引出主题,尊重感知,让孩子们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同样也是在氛围中尊重同伴不同的观点,从而接下来的活动课程做准备。
3,自然游戏(30分钟左右)
热身活动,通过自然游戏打开身心,和集体融为一体,增强凝聚力和活跃度。
4,自然观察(30分钟左右)
孩子们在导师的提示下,用自然观察的方式在指定区域内去寻找资料袋中的任务,并用自然记录法来表达自己的发展。
5,自然创造(30分钟左右)
用自然物根据小组分配的主题来创作,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合作关系,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6,自然艺术(30分钟左右)
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动手制作中国古老的自然艺术生活用品,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美的馈赠,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