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老师要求
在自己额头上写个大写的E。
结果在这个人性的视力表上,
有开口向左的,向右的。
有人直接把E写出来,
有人把E写出来给别人看。
就像当有人说,看看你的手,
你是把手放到自己眼睛下,
还是伸到提问者的跟前?
实验的标准答案是,
写给自己的人,自我意识更强,
写给别人看的人,更在意他人的看法。
而说到谁更想证明自己,答案却不同。
我想每个人,第一反应都是写给自己,
就像在巴掌上写个E,是不会镜像的。
对他人评价的在意度,
其实是判断一个人
很重要的标准。
最极端的,
有人活给别人看,
有人活给自己看,
于是有人活出了样,
有人活出了味。
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他人的评价?
从社会学意义上,因为人是社会的。社会意义的人,必然有与人亲密与互动的需求。
从进化论的角度,重视别人的评价,不失为知己知彼,小心驶得万年船。
从鸡汤角度,重视别人的评价,是善于倾听,尊重他人。
在我看来,这些都不够扎实。貌似有个人说过,
两个人亲密关系的真正建立,不是简单的共鸣,而是源自隐秘处的共识。
常说夸人要有细节,而隐秘处的共识,比细节更进一层。
如果不收集他人的评价,不指向自己,这些显然是接收不到的,有效的互动也将减少。
甚至有人特别在乎别人会不会觉得我足够有个性、足够洒脱。
看别人脸色生活谁也不想。
人格面具有些人却是乐此不疲。
太在意别人评价的人,
和原生家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些孩子,做什么父母都要过一遍,做什么都能挑出点问题说No,
于是,原本很简单的一件事,在他的路径里却是:
想做-
证明这么做没错-
执行-
检验没错
按理说,长大后他应该是逃避这种模式,拒绝被评价的。
就像家暴家庭的孩子不愿新的原生家庭再家暴。
然而,更大的可能却是,因为他想要提高第二个环节证明没错的准确度,
所以希望加入更多的数据储备作为论证。不自觉的路径依赖,不间断的循环。
其实
没有那么多人在乎你
结婚了在朋友圈晒个证,这是仪式感;
然而分手了,需要在朋友圈发个通稿,每天时而颓废时而励志地打卡吗?
其实,大家都很忙,没有那么多人在乎你。
天天给你点赞的,可能只是点赞之交,
不给你点赞的,可能刷完了你的朋友圈。
你让人猜年纪他会往小了三岁猜,你硬拉人评价你,他一般说不了太多实质性的内容,
而你从背后听说的评价,都是二次加工过的。
而当你过度在乎别人的过程中,你的自尊感已经无形中被拉低了:
把自己的觉知权和最宝贵的注意力部分打包给别人了。
在乎已经很难
懂你就更难
最早朋友推荐“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时候,
我还不认识李笑来,文章看得不多,就冲这公众号取的名字;
后来得到上看了几篇他关于注意力资产的文字,顿觉此人深不可测,学习能力惊人,
有人留言说,学习学习再学习就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妙极;
今天他自己在得到却说,第一个学习是动词,第二个是名词,
学会了学和习的学习能力,再开始学习。
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别人懂,学习学习再学习,别人只要懂核心词根就行。
当我们想要别人更懂的时候,直接表达清楚就行。
非要去问别人懂不懂你,这就蜜汁尴尬了。
没有你的故事
你是谁?
灵性导师拜伦•凯蒂常问:
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
你一定知道,你遭遇到的每件事,即使很糟糕,即使被巧妙算计,
世界上另一个角落,一定也有人经受过,你不是这种事情唯一的体验者。
但你可能不知道,你的每一个情绪,每一次对待事物的反应,都不是原创的。
你的情绪并不是因你而起的必然,而在于你的选择。
张德芬说,凡是你所能观察到的,都不是你。
你是那观者,觉者,也就是那能知的意识。
外在瞬息万变的心境和经验都不是我们,
如果能安住于觉察这些状态的意识中,
我们就能把自己和我们的想法、故事、情绪分开,得到自由。
如果能真的带给自己身体一个深呼吸,去体验这一过程,
“假装自我不存在,把所有经验都当成一场电影或是梦境。
别做电影中的主角,假装你是个观众。”
你会发现心灵安住于觉知中,而不是你过去的经验,不是他人的评价。
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评价,不要成为轻易评价自己的“他人”。
亲爱的,
世界上除了你,
没有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