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看了《欢乐颂》,里面的主角邱莹莹遭遇失业又失恋的情况下,情绪崩溃,她的父亲带着她购买了很对类似成功学的励志书。
正当邱莹莹对着励志书视频充满激情的学习时,她的邻居高学历海归白领安迪认为这些书根本就没用,有很多不符合逻辑,而且其中的成功案例发生的可能性在我们普通人身上小之又小。
这对于正重拾信心的邱莹莹无疑是晴天霹雳,认为安迪是在嘲笑没学历没样貌的她,对着安迪又吵又闹。
想想如今励志书充满感染力的书名、振奋人心的案例、看似切实可行的方法,像一剂诱人的毒药,在人人渴望成功的现代社会诱惑着年轻读者。
有多少出身不高学历不高连梦想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小姑娘大小伙,至少那高呼的YES给人简单粗暴的指明了一方向啊!如果不能苟同,那就做回自己!yes!
2、
看看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励志书,已经占据了畅销书的半壁江山,例如《正能量》、《你要好好爱自己》、《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永远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等等,醒目的标题吸引着年轻人。
刚开始出来的一本两本可能觉得特别新鲜,看了之后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但是时间久了,随着书内容质量的降低,不禁就觉得疲惫了,书中讲的道理,貌似很有效果,但拿到实际生活中不一定真的可行。
我记得,第一次读励志文那个时候还在上大学,看了某豆瓣红人的博客后,可能第一次看这么贴近自己生活的文章,顿时打了鸡血,一口气把她写的全部看完了。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什么烦恼,就去翻翻她的文章,似乎也就没那么伤心了,感觉也找到了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梁文道曾在他的文集《我读》中,对于时下最热门的“励志书”,抨击道“读励志书有时候会把一个人读傻”。
他说:“我总告诫年轻人,在你事业落败的时候绝不能读太多励志书籍,因为此后你会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确,即便偶尔遇到失败,也会视其为一时的困惑,你坚信最终还是会赢的,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可怕的。”
3、
现在基本不看励志类文章,有时还在思索怎么突然改变了呢,就去点开一篇励志文,读到一半就关闭了。后来想想,其实是跟成长有关。
中学的时候有两本特别有名的心灵鸡汤杂志,一本是《青年文摘》、一本是《读者》。高中的时候喜欢看《青年文摘》,认为《读者》里面的文摘太深奥,看不太懂。到了大学的时候呢,经常看《读者》,认为《青年文摘》太幼稚。
并且现在的畅销励志大多都是类似的套路,一个规律就是把你已经知道的事情用你不知道的说法说一遍;第二个规律就是把刚刚的说法重复一遍,再举一些例子;第三个规律是再重复一遍进行总结,就成功了。
随着你经历的东西越多,你想要从书中索取的养分也越多,而那些给予不了你的书就会被你给淘汰。
4、
以前不太懂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名家推崇的书单,微博上常常有“一生中必须读的50本书”、“大学生必读的20本书”,大多数人只用鼠标点下一个收藏,就没有然后。
其实经典文学小说里所折射出的道理往往比励志文更加生动,更加鼓舞人心。俗话常说的“读一百本书不如把一本好书读一百遍”是不无道理的。
英国利物浦大学科学家、心理学家和英语学者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发现,阅读莎士比亚和华兹华斯等人的古典文学作品有益提高脑力,比自助类励志图书疗效更好。
研究人员通过大脑扫描观察30名志愿者在阅读莎士比亚等名家作品阅读和自助类励志书籍其大脑的活动情况,认为阅读莎翁及其他经典作家的作品对大脑思维具有促进作用,可提高读者注意力,激发读者反思。
比如奋斗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来说,每当你坚持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时候,励志文通过各种道理和事例告诉你只有坚持不懈的奋斗,挺住意味着一切,才能成功。
而当我读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主角孙少平是一个默默承受人生苦难却从不放弃的铁骨铮铮的有志青年。虽贫苦,却不自卑,虽潦倒,却从没停止追逐梦想的步伐。因为他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励着他到外面闯荡世界。
孙少平在最困难的时候呐喊着:“你难道一辈子就这样生活下去吗?你最后的归宿在哪里?!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
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这样的情景,这样的话语难道不比一些平铺直叙的励志文来得更振奋人心吗?
随着阅读书籍的类型越来越多,你会发现经典不管放在哪个时代,其影响都是不可磨灭的,对今天会用很大的借鉴作用。
请喜欢看励志书的年轻人,选择着看,鉴别着看,边看边肯定或边否定,看到后来就别看了,自己走自己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