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程繁曰:子曰圣王无乐,此亦乐已,若之何其谓圣王无乐也?墨子说:圣王之命也,多寡之。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因为无智矣。今圣有乐而少,此亦无也』
译文:
『程繁说:您说圣王没有音乐,可是这些也是音乐啊,为什么说圣王没有音乐呢?墨子说:圣王的教令是,对前代的礼乐要有所增减。饮食对人是有利的,但以为知道饿了就进食算是聪明,这就是无知了。刚才说的那些圣王虽有音乐,但很少,这就像没有一样。』
在此讨论对最后一段的理解,译文如此,普遍观点是墨子强词夺理,说少乐即无乐,根据最后一句的译文来看的确如此,但这个译文读起来并不通顺,而仔细读了墨子的比喻之后,这样理解:
“吃饭是好的,但若因为一个人知道吃饭就说他聪明,那是因为无智的人衬托”;
“这些王有音乐(但是不多)却能被称圣王,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能够被称为圣王的”。
也就是说真正的圣王还是无乐的,这些王只是相对的圣。我感到豁然开朗。
才疏学浅,不成文章,还请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