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带着忧虑与苦痛,我迈入军校大门,对一个军人来说,考上军校应该是很高兴的,但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难言的苦涩,也常报以几声不平和呐喊。
八月二十日,当我接到通知书时,我惊呆了,也许在别人眼中应该是欣喜若狂,但又有谁能解我的心事呢?最后为那份承诺,对外婆的承诺,八月二十三日踏上南下的火车,两天两夜的辛劳却被一句心酸的话,静静地安放在泪的海洋里,迷失了自我,模糊了世界,也迷茫了那故乡的云,申城的雨,疼我的外婆已于古历五月初十,永远离开了我,从而留下了悲哀的五月。
迈入酷热的申城,军校不再象从前那样神圣,蚊虫叮咬,酷热无力的感觉一下子同着我冰冷的心一道,想起回家,在绝望中寻求一份安定,父亲写信极力劝我,上完学以后再说,为此,母亲也常让大家全力规劝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心情的沉重难能使我打起精神,在迷茫中煎熬,在无聊中漫步,成为一名多余的没有肩章的特殊学员,在往来的训练中,渐渐明白了这个世界,慢慢接收了这个现实,还得感谢队长用他善良、宽容的心,严肃指责,把我留在军校校园,今天,回想起来,他是伟大的,他是一个很优秀的基层主官,对我的个性发展及带兵的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记得入校后的酷热,是他命令我吃完一碗米饭,他是一个很爱才的人,现实证明了这一切,但对我来说当时太幼稚了,也许一念之差可能完全改变我的命运,我感谢涉世深诚的老兵,虽然毕业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但他的形象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就这样我沿续了三年申城的奋斗。
记得那时我根本不懂为人处世,有时还有点小聪明,骨子里的傲慢与偏见,也注定了日后生活的艰难,那不服输的性格,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也给了我跋涉的艰难,但终究把这一切留住了,留在生命的底层。记得树林中往来训练的三人中,两个被退学了,只留下了我这个在军校从未着过土兵服装的特殊学员,后来大家也因那晚点名声中的反复与复反而认识了我,在教育长的名下,也曾流露过醉人的千秋,就这样我初涉军校的时光,度过一段痛苦与清高的时日。
在军校里我学会了站岗,在军械库、北门、外场,也往来的巡逻过,在中秋的月夜,我最忌讳见到圆月,也恰巧三年中,只见到过一次,也是在下半夜站岗时才看到的,我还为此写了一首小诗:“中秋望不穿浓雾,严装激发了月的情思。顿时,一缕月光洒上军刺,将往来的、无言的思念传寄”。记得那是九二年的中秋节,也是在军校里度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系里组织了一场中秋晚会,在烛光的映衬下,一排排成熟的脸庞多了一份浪漫,多了一份生活的信心,歌声早已过去了,但那温馨的中秋,无月的夜,永远的幸福却留在我心中,我知道只有面对雨天,才能看到远方思念的风,追求的雨。
回家,在军校生活中,也是激励人心的时日,每当放假前几天,我总是彻夜难眠,匆匆间考完试,便踏上归乡的路,近乡情更却,为此,我没有亲眼目睹麦积山,但谁知麦积烟雨却映现了我长久的思念。暑假归来,第一项任务就是拨草,这也是信阳最恼人的时日,冬天的雪是少一点,但夏秋的雨可恼人,几天雨后,便是拨草,多亏后来一位邵阳的同学从老家带来小镰刀,才好了一点,可在恼人的同时,更多的是喜悦,五湖四海的同学带来家乡的特产,有江西的柚子,黄岩的蜜桔,永寿的苹果,乾县的柿饼,邵阳的梯巴,达县的牛肉,通江的鸡爪,还有各地的特产酒,在返校三天内,一律处理清楚,为此,在此期间可以吸烟、喝酒,也可以通宵达旦,伴着达县同学恋曲一九九零的乐曲,陶醉在那迷人的军校校园里,回味那假期中的卿卿我我,也为军校生活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醉人的千秋。
记得申城的蛙声是怪怪的,嫣然是一个带头的哨兵在集合,也似千里沙场秋点兵,随着蛙声,在同学们的拉练中,我一个人静静地躺在休养所,度过军校生活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住院,也被那杨柳的轻扬,化上了淡淡的云,红安老区的拉练,使我也看清了老区的沧桑,世道的艰难,游子的心酸,也深受启迪与感悟,革命之难,难于上青天。
三载申城的风霜,领略了军校的辉煌与荣光,也明白了世道的多变,107室的奋斗和倔强的性格,决定了在毕业典礼上,没有我的身影,在匆忙中预示这军旅生活的急促与快捷。也许就是这一种“急”,也奠定了拥抱大西北的气概,但在走与留,东南与西北的抉择中,我依然选择了远方,选择了寂寞,来到天山脚下。六载风霜雨露,使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命运的概念?什么是奋斗的内涵?正是天山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伴我思想的野马在这绿草地上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