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本体,不增不减。
【来书云:元神、元气、元精,必各有寄藏发生之处。又有真阴之精,真阳之气,云云。
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安可以形象方所求哉?真阴之精,即真阳之气之母,真阳之气,即真阴之精之父。阴根阳,阳根阴,亦非有二也。苟吾良知之说明,即凡若此类,皆可以不言而喻;不然,则如来书所云三关、七返、九还之属,尚有无穷可疑者也。】
这一段讨论的,大多是一些道家修炼的术语,我们就不纠缠了,简单说一下。
陆原静来信说,元神、元气、元精,必然各有寄藏发生之处,又谈到真阴之精,真阳之气等等。
王阳明呢,就用自己的良知说去回答他:
良知只有一个,就其妙用而言,就可以称是“神”,就其流动而言可称为“气”,就其凝聚而言可称为“精”,精、气、神是一个东西,就是你的良知,不是在不同地方的不同东西,怎么能以形象、方位和处所来求呢?真阴之精,就是真阳之气的母体;真阳之气,就是真阴之精的父体。周敦颐《太极图说》讲:“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阴植根于阳,阳植根于阴,阴阳是统一的,不是分开的。如果我的良知学说能够彰明于天下,这些都不言而喻,不是问题。否则,你信中所说的三关、七返、九还之类的说法,那疑问还无穷无尽。
三关、七返、九还,都是道家修炼术语。搜索一下:
三关,口为天关,足为地关,手为人关。
七返,指修炼精炁神的七个过程。具体过程为:常爱惜精炁,握固闭口,吞气吞液,液化为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复化为液,液复化为精,精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神。
九环,指的是肺九为金,金生水,水为元精,精由气化,故九为元阳之气,运此阳气遍布全身,使阴息阳长,称“九转还丹”,简称为九还。元曲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七返九还,以成大罗神仙。”
这我不懂,也不是咱们要学的,往下。
【来书云: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何常人皆不能而必待于学邪?中也,寂也,公也,既以属心之体,则良知是矣。今验之于心,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实未有也,岂良知复超然于体用之外乎?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加损于毫末也。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未能全者,是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体既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陆原静来信问:
良知是心的本体,就是所谓的性善,就是未发之中,寂然不动的本体,就是廓然大公。既然是本体,为什么常人都做不到,还必须要学习呢?中和、寂静、公正,既然已经属于心的本体,就是良知,如今我在自己心中验证,良知是好的,但是中和、寂静、大公无私的品德,实在是没有。难道良知是超然于体用之外的吗?
陆原静的问题,有点好玩。良知是天生的本体,但本体被后天的习染、物欲所蒙蔽,所以需要学习以致良知,这是良知说的基本原理。圣人是生知安行,贤者是学知利行,一般人是困知勉行,这都是最基本的。所以他第一个问题,问得奇怪。第二个问题更有意思,他如何验证得自己“知无不良”呢?已经知无不良,为什么又中和、寂静、大公无私的品德都没有呢?
王阳明回信说:
性没有不善的,知没有不良的。良知就是未发之中,就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人人都同样具备的。但是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所以必须学习以去其昏蔽。但这学习,对于良知的本体,既不能增,也不能减。知无不良,但是中和、寂静、大公无私的品德不能完全具备,那是昏蔽还没有除尽,良知的存养还未精纯。体就是良知的本体,用就是良知的运用,哪里有超然于体用之外的良知呢?
我的《传习录》学习参考书目:
《传习录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王阳明撰著,谢廷杰辑刊,张靖杰译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