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先生在《写作的艺术》中,另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一是要写美的东西,二是要敢于在文章中用“我”字。
先说第一点。何谓美呢?
林语堂先生在文中列举了很多,说明得很清晰。我理解,所谓美,用现在的话一言概括之,就是真善美及正能量。
写作要用来表现美。美有自然之美,有人情之美;有动之美,有静之美。林语堂先生说,美的核心与精髓是一种势,它蕴含在万物之中;写作,就是要表达这种美的势。
这里,我姑且称它为“美势”吧。
我理解,美势,就是万物皆有的普遍本性,然后,又通过某物的特殊性表现出来,具有深刻而强烈的打动与共鸣作用的那些特点。
这种美,无论是在数量、质量、时长方面,还是在深度、广度、纯度等方面,都有着强烈而经久的震撼力与感染力。
这样的美、真善美、正能量,写出来才能感染人、打动人、启发人,起到陶冶情操,文以载道的作用。
那如何发现美、美势呢?我的经验是:用心专注地观察。
比如:专心走路,观察街景;专心吃饭,品味饭菜;专心看一样事物——如专心看一朵花儿、一片树叶、或者美丽的天空云朵、晚霞等。
专注看一样事物越久,头脑越容易清空,关于某事物的智慧,越容易流经我们,从而得到独特而新颖的洞见。写出来的东西才有新意,有价值。
关注时长多久才是久呢?我的经验,观察一样事物15分钟,就会有一些浅显的洞见;观察30分钟,就会有些较深入的洞见。
我们很多人总是心不在焉,或心在他处。吃饭时看着手机或电视,走路时戴着耳机听音乐,坐车时戴着耳机看视频,跟人说话时想着自己的事情,等等。如此心不在焉,是很难感受到美的。
万物皆有其美。世间并不缺少美,只是需要一颗感受美的眼睛与心灵。观察的行为多了,就会越多地发现到美,对美就会越加敏感。养成了观察的习惯,就很容易随时随地地专注于身边事物,发现、感受到美,就会成为一种常态。
对美的感受多了,鉴赏力也就慢慢提升了。对美的把握与感知越来越精准、细腻,美、真善美、美势、正能量等一经碰上,就会极有感觉。
再说第二点。敢于在文章中用“我”字。
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写作这么久,我多不敢、也不愿,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作。
我觉察到,我是担心自己文中表达的观点偏颇,或不正确,怕被高明且犀利的读者看到并批评。
这是我自信不足、内心弱小、不敢承担自身言论后果的表现。
不用第一人称“我”,也能写出亮明自身观点的论说性文章,比如可以像写小说那样,编个人名,以旁观者一样的角度去写。我自己就常常这么干,好像把自己悄悄隐藏起来了。
但这样的写法,说服力不鲜明、不强烈、没力道,难以具有掷地有声、震耳发聩的感染效果。我们写文章,毕竟是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或感受,否则,还不如不写。
并不是所有文章,都要用第一人称“我”的表达方式,这里只讨论那些,在内容表达方面,用第一人称最好的文章要求。
要用“我”发声,就要敢于承担被人评论、批评的责任。
要能承担这种责任,就要内心勇敢、有力量。
勇敢与力量来自哪里呢?来自对自身发表观点的笃定。
如何做到笃定呢?尽量使观点正确,或者说符合事物之真理与智慧。
如何掌握真理与智慧呢?
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
这里,我只就思考谈一点我的浅见。
多思考,才能将所学东西深度理解,圆融贯通,举一反三。思考是连接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是智慧扩展。
我喜欢用打坐、站桩,或说是静心的方式来思考。
找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地方,闭上眼睛,保持某个舒适的姿势不动,回到内心,至少用15至30分钟的时间,静静地就某个问题予以思考。
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便会对某个问题有了较明晰、深刻的认识。
几年来,我每天都有静心的习惯。我基本不让一个没参透、不明白、困扰我的问题过夜。在当天的静心中,我会专注思索它,等待智慧的自然流经与出现。
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不会出现孔子所说的那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资粮,互相促进。
林语堂先生关于写作的这两点:何谓美,要敢于用“我”字来写,教给我们的是:写什么,以及如何写的更正确、更到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