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噜发文
昨晚十点半,咕噜大大在币乎发文:《听<精英日课>第202期有感》。短短几分钟,这篇文章就到了热门榜第一。这篇文章不长,主要描述了现在人们对于区块链的四种态度,分别是:
1. 不懂不信
2. 不懂却信
3. 懂却不信
4. 懂却信
咕噜举了汽车的例子:
对于区块链技术,不需要人人都懂,就像不需要人人都精通内燃机技术,这并不妨碍汽车的使用和普及。
目前这个阶段,“懂且信”的人正在造汽车,离汽车能够大规模普及还有几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不懂却信”的人继续支持这些“懂且信”的人,一起为改变世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并在汽车普及之时获得万亿美元规模的回报。
目前的根源在于还没有汽车,只有坡脚的发动机而已。市场奖励认知,等汽车上路了,很多机会也已经错过了。
读者留言
读者在咕噜的文章下面纷纷留言,而且有些留言的质量极高,读者丁解牛给出了点赞数最高的评论,TA在咕噜文章的基础上把上述四类人进行了具体的刻画:
①不懂不信:大部分人还处于这个状态里,感觉币圈就是各种骗局和炒作。而媒体也在不断放大。
②不懂但信:这个其实是最值得探讨的领域。因为还要再切一刀,是盲信技术还是盲信个人。相信技术呢,就拿闲钱定投比特币和ETH就好;盲信个人呢,只能看运气,信的是哪尊大神。
③懂但不信:这个是最好玩的领域。接触了一些极深认知的人,聊起来,对于技术的缺陷认识,以及应用场景的匮乏有非常清晰理性的判断。只是作为一种技术应用来看待,不会重点参与,对于风险及其敏感。这个特质也有问题:虽然不怎么会踩雷,但是也往往错失一些机会。
④懂且信:这些是币圈中最核心的力量。他们的信仰构建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能理解技术进步的越级,场景的突变,以及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打击。会更加现实,也懂得迂回变通。
而读者智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各类人群的转化路径:不懂不信的人与不懂但信的人是最容易互相转化的人群。
这里面互相转化这个词用的传神:因为一个人可能在在某次资本过程或听闻经历当中使得一个不懂不信的人转化为不懂但信的人;同时在这类情况过程中也会催化不懂但信的人转化为不懂不信的人。
更有甚者,还存在反复转变的群体,造成这种转变的大部分因素可能是由个体从中得利与否决定的。
据我观察,的确有一些人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是从获利的角度来决定信与不信,这样的判断真的客观吗?
就以现在所处的熊市为例:
1. 如果你早已入场,且没有下车,那么现在亏损的可能性极大;
2. 如果你的仓位很轻,现在很可能是分批建仓的好时机。听说有9.4建仓的大佬现在又在慢慢建仓。
同样一个事实,因为自己仓位的多少,决定了自己的盈利或者亏损,从而决定自己信与不信区块链,我觉得这个逻辑可能存在问题。
我的疑惑
不过我真的很奇怪,懂但不信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想把《精英日课》第202期找来听听,后来发现网上找不到,我就直接花了199元在“得到”购买了第二期的《精英日课》。
在学习完《精英日课》第202期后,我终于找到了部分答案,文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个人相不相信进化论和他懂不懂进化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你一定很奇怪,如果你不信进化论,你干嘛花那么多精力学习进化论呢?答案可能很简单:为了自己跟别人辩论。
懂的不一定信,信的不一定懂,这个现象已经成了学界共识。《启蒙此时》的作者平克在他的书中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非常懂全球变暖学说的人可以反对全球变暖学说,一个非常相信全球变暖学说的人可能根本不懂。决定一个美国人对全球变暖学说立场的,不是他的知识水平,而是他的政治立场。共和党人更反对全球变暖学说,民主党人更相信全球变暖学说 —— 而你要让他们做全球变暖学说知识测试题,他们的得分差不多。
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把理性当做一个工具,而没有把它当做信仰,所以出现了懂却不信的人。
题外话
在文章最后,说两个题外话。
1. 评论打赏
昨天晚上在那条点赞最高的评论出来后,咕噜大大有着强烈的冲动给评论人打赏。但是苦于没有方法。
我原先也有类似的苦恼。看到一条读者的优质评论,想以暴击的方式予以感谢,因为里面凝聚了读者宝贵的注意力和创造力,但由于评论不能打赏,只能去打赏他的文章。但很多时候这个读者没有在币乎更文,或者更新的文章早就超过了七天,所以无法打赏,只能作罢。
最早币乎的评论可以打赏,但是由于担心这个漏洞可以刷赞,所以币乎取消了这个功能,但是打赏的功能对于作者和读者良好的互动很有帮助,希望在将来可以看到更巧妙的解决办法,在假设人性恶和人性善之间找到一个折中。
2. 充值信仰
现在处于熊市,币乎的KEY已经跌破2分,要说心里没有感觉那是不可能的。我是在今年2月份买了500W KEY,现在已经比当时的买入价低了不少了。
为了充值一下对币乎的信仰,我举两个细节坚定大家持有KEY的信心:
①内容平台肯定是区块链很好的一个发展方向,而现在币乎还保持着先发优势。描述一个细节:现在在其它内容平台的微信群里,如果管理员不明令禁止,经常看到有人发币乎文章的链接求赞
②作为币乎的老大,咕噜这个IP对于币乎有着很大的意义。再描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我见过若干次这种场景:因为咕噜大大在某篇文章下面留言,这篇文章的作者会专门截图在微信群展示,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我在其他内容平台暂时还没有见过类似的事情。
借用跃迁的Jenny的一句留言作为结束:
我加入了一个组织,一群懂且信的人带着一帮不懂但信以及不懂不信的人一起学习成长,这个组织就叫做币乎。
希望自己早日成为懂且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