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期,仍然还是一个不敢辞职,事事依靠单位的年代。记得88年的10月,请假后,一个人身怀六甲踏上奔向南方的列车去LG所在的城市生产,两个月后收到原单位人事处的信件,要求自行离开单位另谋出路,看着信上的一字一句,当时就深深感到世态炎凉和被无情抛弃的感觉,但是,话又说回来,自己选择的生活,也不好再去抱怨什么。记得月子还没出,LG就一人前往北方古城为我办理调动手续,当时在公交车上还被小偷划破了背囊,还好商调函之类的文件完好无损。
在这个南方的小城里,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就做了母亲;感谢亲戚的朋友帮忙,找到一个行政单位接收了我。我的第二任领导仍然是个女性,当时找的就是她,一个特别有魄力、有干劲、能说会写、一往无前的女强人。听说她是下乡知青,从杀猪宰羊的职业一步步走来,做到了地级市一个局的局长,她很能写文章,但字迹潦草,较难辨认,我的科长戏言她写的是“鬼画符”。女领导很会说话,待人特别谦虚,又有亲和力,后来,也不知什么时候她又被提拔了,再后来,听说她做了省里一个厅的厅长。那个时候,我们正正规规朝九晚五,跟领导也没太多的交集,孩子幼小,稀里糊涂地被生活推搡着,有点艰难地过着日子。
在这个南方的小城里,百无聊赖地在行政办公室上着乏味的班;无知无畏地在中华律师函授站给上百人上过法律辅导课;动力十足地考到了律师执业资格证书;满怀信心地在局里成立的律师事务所做过律师……往事如烟,一个事件,最终和法律职业说了再见!
现在我们说到选择,好像都要说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虽然我们这一代人很怕丢掉我们赖以生存的工作,有时生活所迫,不可能事事顺心,不是敢不敢离开舒适区的问题,而是脑子里根本就从来没有要离开单位的意思,好像上班下班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但现在回想起来,一旦在一定的范围可以选择,仍然有深层的内在在起作用,它看似无形,但却不是偶然。
九十年代初期,正是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经济大发展的时候,很多人离开故土、离开死气沉沉的体制,走向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当时好像有点弃暗投明的感觉。加之,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怎么都无法爱上这个南方小城,未来的憧憬及蓝图好像就在更南方。就这样,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迁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