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先育己!孩子身上所有的毛病,都能在你身上找到影子

1

终于,小果还是送去幼儿园了。

  更出人意料的是,送园时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大哭大闹。入园第一天,甚至一送就送下了,竟没半点纠缠。

  为了避免可能送不下的情况,第一天送园是由爷爷奶奶送的,果爸果妈没敢出现。所以,当听说小果一点没哭的时候,果爸竟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老师的解释是这样的,有的宝宝刚开始只觉得新鲜没反应,后面可能还会哭闹,让家长不能掉以轻心。

  好吧,果爸也不懂那些教育理论。第一天上幼儿园没哭没闹,两个果果都给爹娘争了气。

只是,在外面争的气,回到家里还是要撒出来。

  上了幼儿园的小果,回家后的脾气似乎大了许多。看动画片之前讲好只看一集,但结束后一关电视就翻脸。睡前洗刷也更难了,甚至能从开始一直哭到睡觉。

  不过送园时表现还不错。虽然早晨一醒,就开始嘟囔“不要上学,不要上学”,但真正去的时候,还算听话。

  正所谓,人前要面子,回家现真身。在这点上,大果也是一样。在幼儿园同学面前大方慷慨的她,回家在弟弟面前却时常显得“斤斤计较”。

  对此,果爸也实在是没脾气。因为,果爸就是这样一个人:爱面子,在外人面前随和可亲,回到家里却时常脾气暴躁。不是说对外人不能太好,而是说,对家人应该更好。爱自己、爱生活,推己及人,才能友善待人、事业有成。

  两个果果还小,却也知道了外人面前好好表现,这并无过错。回到家里,真情流露,释放情绪,也没有绝对的对错。或许,这还不能称为“毛病”。只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大人有必要给他们讲述正确的道理。当然,言传更要身教,育儿须先育己!

2

  大果两岁多时,果爸常常拿手机给她放儿歌。很快,她就学会了自己操作。

     很神奇的是,大果当时虽然不认识字,但却也能基本不差地区分哪首是小燕子,哪首是小毛驴。不过,神奇之外,也有副作用。她看手机的时间长了,不光坐着看,还会躺着看。

     没有办法,只能一点点纠正。果爸告诉女儿,绝对不能躺着看手机。表情严肃、语调升高,还有几次当场关机,终于在大果心里,树立了一个概念:不能躺着看手机。

   “改正”如抽丝,“学坏”却如山倒。

  一次,果爸在床上躺着看手机,被跑进卧室的大果抓了个“现行”。“爸爸躺着看手机!”从大果的眼里,果爸仿佛看到了惊讶,看到了质疑。而自己当时的感觉,是满脸火辣,无地自容。

     啪!果爸狠扇了自己一个耳光,“爸爸躺着看手机是不对的,今后你监督爸爸好不好?如果再躺着看手机,你就打爸爸屁股。”讨好式的商量,效果一般。“我告诉妈妈去!”女儿甩下一句话,扬长而去。

     可是,果妈似乎也没有说服力。因为白天工作,晚上带娃,所以晚上孩子睡觉后,就成了果妈的手机时间:不只是躺着看,而且是在黑暗中看——正是毁眼睛最厉害的看手机方式。不止毁自己,无形中对孩子也有影响。一觉醒来,看到旁边的大人在黑暗中躺着看手机……

     如今的大果,已经不会每次都为果爸躺着看手机向果妈告状了,也不会每次看到果妈躺着看手机都立即告诉果爸。她似乎已经是“见怪不怪”了,细想这真是有些可怕,而如果大人也因此见怪不怪,继续我行我素,不顾及孩子的感受,那就是更可怕的事情。

  啪!果爸必须狠狠地再打脸了。长记性!

3

  你知道吗?孩子身上所有的毛病,都能在大人身上找到影子。

  如果你是一个天天手机不离手的家长,就不要质问孩子为何那么喜欢抱着iPad。

  如果你是一个再冷都要吃冰激凌的家长,就不要指望孩子能控制住吃零食的欲望。

  如果你是一个动辄大喊大叫的家长,就不要抱怨孩子为何那么喜欢大哭大闹。

  如果你是一个不懂得控制情绪的家长,就不要希望孩子能做到举止得体。

  你知道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说到不如做到。

  如果你无肉不欢,就别要求孩子多吃蔬菜。

  如果你从不读书,就别要求孩子热爱学习。

  如果你邋里邋遢,就别要求孩子干干净净。

  或许,道理你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只是,你自己都做不到的,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