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泰学说
“互泰学说”是当代学者梁之永(笔名梁缺)在其著作《天人互泰》、《互泰论》中的哲学理论,核心观点是“天人互泰”“万物互泰”,主要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该学说以《易经》“泰”卦为哲学基石,强调阴阳和谐、包容一体的动态平衡,主张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的互善境界。
动态辩证关系:
区别于传统“天人合一”的静态观,“天人互泰”强调天与人双向互动的动态关系,包含“交泰、泰然、平安、祥和”等多重维度,注重“因果”辩证与实践能动性。
伦理价值体系:
提出“万物互泰”思想,要求人类以仁德之心对待自然,追求“真善美”的统一。真:遵循自然规律,避免“互害”与征服报复;善:实践合目的性,建立人与自然的至善互动;美:通过与自然的不断整合,实现和谐共生的美学境界。
对传统的发展:
以“天人合一”为基石,融入道、儒、释学说,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形成兼具时代性与普适性的生态观。
方法论突破:
通过“多元性”“灵活性”的动态分析,破解当下困惑,如生态危机与文明冲突。
该学说从其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方面,深刻阐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