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B突然消失了近半个月,再出现时候,满脸沧桑和胡茬,原来和他同时进入单位的两个同事同时比他升了一级,有一个升的还颇为破例,他很伤心,他说:“我很听话又能吃苦,也肯干,不比他们差,还不是因为他们比我有个厉害的爹”。
我的朋友还真的如他所说听话又能吃苦还肯干,在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抱着去找找差距的想法去找领导聊了聊天,领导也和蔼的和他分享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也讲了讲他平时关注的工作:领导眼中的下属有两种,分别是技术流和管理流,领导会观察哪些人该分到哪边去;背景也确实很重要,一些人因为家里的关系会比普通的人更早的进入高平台,但想得到赏识还是,还是要自己努力凸显自己的。
朋友颓废的说,他感觉自己特渺小,就像领导手里的一颗棋子,心好累,以后不要再那么努力的工作了,因为努力没用。
我和朋友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觉得他们领导的话很实在啊,努力也是有用的啊!为什么我们会有完全不同的解读呢?
朋友在国企的一个市级单位,身边的同事基本都是子承父业或者侄承叔业,因为待遇不错,夫妻档也特别多,关系错综复杂,聊天时也常会抱怨单位的裙带关系,要想往上走需要特别特别特别优秀;我所在单位是一个省级单位,周围的同事有背景深厚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各县市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靠着自己的努力抓住了机会才能到上级单位工作,好几个都身傍N证和N技,经济、法律、计算机、英语、学历样样都是工作后才开始学的,几年后已成专家。
我想我们之间对努力的认知程度不同决定了我们对于努力这个词的理解有许多偏差。
他真的很少见到努力向上还成功走上去的人。
其实他说的特别特别特别优秀说难也难,一个在基层闷头干活的人,没有什么知名度;但要说难也真的没有那么难,因为踏踏实实的干了5年,所以他的基础打的很好,所需要的就是一份自信和一个被人注意到的渠道而已:他能吃苦又肯干,他的工作态度是很好的,所以很多设备的疑难问题领导也愿意带着他去解决,他可以将这些总结记录下来,再加入相关的理论知识做补充,积累多了,自然就成了设备专家,不止能解决设备问题,能帮助到的人和找他帮忙的人会越来越多,口碑也会越来越好。他和本单位同事的学历差距不大,上级单位基本都是研究生,他可以去考一个在职研究生,先将差距缩小一点,同时也可以考国家注册的一些证书,通过率当然不太高,可是越是这样,证书越值钱,据我了解他们本单位一个都没有,上级单位也是少数,所以拿到证书也是让领导知道他有能力的一个渠道。10年他刚上班的时候,单位有一次选拔人才出国培训,回国后也基本就留在上级单位了,唯一要求就是英语过关,其实很多人英语虽然学了好几年,但是都是用来应付考试的,毕业后大多都又交回了学校;很多单位都面临着懂业务的不懂英语,懂英语的不懂业务的情况出现,而国际交流已经成了现在这个时代的大趋势,英语不是一个多重要的能力,它只是一个小小的钥匙,能给你打开广阔天地获得一首资料的敲门砖,我的朋友没有捕捉到这个通知所具有的意义,他没有再拿起英语,现在拿起并不晚,当下次再一次选拔人才的时候,他只要入围,就会被许多人所认识。
不是努力没有,是对努力的认知不够,当他能听进去我说的这些,我想,下一次见面,会有个不一样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