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道,得失难量。
人行于世间,难免会与纷纷扰扰产生比较与竞争。随波逐流,顺应时代,顺应人群。仿佛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凡是自己没有做好,没有成效,就会陷入焦虑和内耗之中。
可是,这个评价从何而来?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幸福,一个人的成功又是如何量化得来的?天地茫茫,人之一生不过一蜉蝣于天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些世俗意义的标准在华夏的历史中曾经变了又变,小农经济下的重农抑商,唐朝的以胖为美,封建古板的二十四孝,还有限制女性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给我们评价的人也不过天地一瞬之间消失了。为什么要让这些无关紧要的人来肆意评判指导我们的一生呢?
不必关注那些生命的过客,不必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不必过度在意自己所得成就,无外乎身外之物。知足常乐,人生太短,不过区区三万天。咱们中国人总是这样,任何时候都是最关键的阶段,小学,中学,大学,工作,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养老,停一停吧。我们奋斗一生不是为了成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的。成为别人太累,欣赏花草,晚霞,落日与晚风,我究其一世,不过是为了成为我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