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后洗碗,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碗,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只碗,也是碗柜里最贵的一只,心疼不已,但还是拿起扫帚,直接进垃圾桶,丢了。
小时候,打碎了碗,却不敢丢,奶奶确定打碎的程度,如果能补,就把每一碎片,都捡起来,留着,等补碗匠来补,太碎了不值得补才丢掉。
这是一只日式面碗,日本美浓烧陶瓷,锭蓝色,手绘竹锦长安纹图样,每一片叶子都是凸起的,手感特别好。这碗是几年前在顺电买的,那时一眼看上,58.8元,想起买翡翠时老板说的“眼缘”,那就奢侈一把,难得的“眼缘”。碗买回后放碗柜里一度不舍得拿出来用,有时为了拍照,才摆出来,最近才把它当家里的碗正式使用。
刚刚打烂那个碗的时候,其实我提前有了预判,但是反应不够快,碗碎下的那一刹那,我拿脚去接,碗掉我的脚上再摔地上,所以,碗没救到,脚上淤青了一块,这是不是得不赏失?
我给母亲打电话说,告诉她我打烂最心爱的碗,她说,那就重新买一个,烂了伤心又有什么用呢?我的记忆中好像小时候打烂碗怎么样都会被指责两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母亲也豪气了。
我开始在网上寻找我的碗,半天没找到同样的。儿子问我在干嘛,我说打烂了一只最贵的碗,他问,是外公那只吗?我说不是,就是你吃面的那只。
“不是外公那只碗就不用心疼了,既然是买的,肯定能买到的。”
我家“80”后的母亲和00后儿子的安慰,很是受用,我不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