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家的熊孩子终究还是辍学了,初一还没上完,就这样结束了自己人生重要的一段旅程。得知这个结果,我并没有多少疑惑,从他刚过年那次闹腾,不想去学校,我就猜到了会有这么一个时候。
原因有很多,上课捣乱,打架抽烟,总之是一个典型的坏孩子形象。这次好像是铁了心了,要和同样辍学的一个同学一起去广东打工,听说工资比较高,有两千块。是的,就是两千元!在他的眼里,在家里饭店里给别人端盘子给的太少了,才一千多。所以想要赚更多的钱。
我并不是看不起他的辍学行为,而是为他的想法担忧。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本该是海阔天空的想法,却被一笔小数目的金钱禁锢了心的飞翔。这样的想法是为人父母的过错,正应了那句“苟不教父之过” 的古语。
我二舅没什么太大的本事,但终究还是踏实能干型的,没有特别的技能,在砖厂拉砖,赶到三伏天的时候,为了避开中午的高温,经常凌晨一两点开始起来去干活,饶是如此,竟没有换回孩子的节俭品性。反而养成了嫌贫爱富的习惯。过年去姥姥家走亲戚。嫌弃我二舅开个机动三轮车丢人现眼。别人谁家的爸开着车,给的零花钱多……就是这样一个“喂不熟的白眼狼” 。
因为我年长他十几岁,所以也算是看着他长大的。终其原因我觉得是打小把他的心养穷了。或许是听多了家人说干活不容易,家里没钱,缺钱这样的话语吧,让他只能看到少有的钱,甚至是两千元都感觉很多,算是高薪。
为人父母,说教言行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说经济条件有限。自己做的工作很辛苦,可以让孩子有时间的时候看着我们工作,让他自己去体会干活的不容易。而不是让他坐在凉爽的空调屋里,满口吃着冰镇西瓜。你给他讲你爸妈在砖厂干活,热的都要晕倒了,口渴的不行。连休息一会的时间都没有。这样不对等的说教,哪怕你说破大天,他也理解不了一丁半点,甚至你过多的唠叨会让他无比反感。教育孩子,能用行为去表达的,尽量减少语言的应用。果真想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辛苦。可以让他在周末和我们一起去工作,哪怕让他在一旁看着,待个一整天,晚上你回去再给他讲自己工作有点累,赚钱不容易,想必他心里也会有所触动的。
另外,如果带孩子去超市,当他看到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不要给他讲太贵了,买不起,不好吃,不要吃了,等以后赚了钱再买等等的废话。多少给孩子买一些,哪怕你经济条件有限,可以减少购买的次数,而不要让孩子心里打上没钱,自己家很穷的烙印。
如果有一天你带孩子去逛超市买东西,当他先看价格再决定买什么的时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失败。生活不易,我们都知道,尽管如此,也要让孩子健康的成长,用正确的方式去教育他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不想有一天孩子走向社会上的时候,看到一两千块的东西也觉得奢侈,这样禁锢的心灵,会遮蔽他的眼界,让他很难突破自己,也很难在人生旅途种走的更远。一个人,心穷了,比什么都可怕。表面的贫穷可以通过努力奋斗去改善,那么心穷了,该怎么去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