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几个孩子降生在帝王之家,从小便生活在权力中心,亲眼目睹一场场血腥的残杀;当权力、控制、欲望、征服这些字眼在他们心里扎下根时一部――《乱》诞生了。
一文字秀虎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一个小国诸侯。他通过连年争战而雄霸一方。在他七十岁的时候,决心提前把一文字家族的领地一分为三,由三个儿子分掌。
本以为自己解下身上的担子就可以安享晚年,孰料一场血雨腥风的灾难正在降临。而被权力蒙敝双眼的两个儿子,成为了一文字秀虎追求安乐晚年生活的绊脚石。
我们看到蓝天白云下,几个武士手执弓箭坐在马背上,紧紧注视着草丛里的动静时;看到猎物出现,人们纵马疾驰在草地上,为猎杀成功而庆贺时,我们看到的只是猎杀的一种表象,却无法触及到这表象背后付出的残酷代价。
这一次,黑泽明导演以他的视角阐释了:他对权势欲造成的人间祸患由衷地憎恨,以及他笃信的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思想。
一文字秀虎大半生攻城掠地,且手段极其残忍。晚年,他遭到了应有的惩罚,但这样的惩罚是他最不愿看到的骨肉相残是他人生的最终结局。
01 拍出了大片的即视感
电影以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为灵感,取材于日本战国时代的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一个叫一文字家族因自相残杀而走向灭亡的故事。
一个很平常的寓言故事,被导演构思为一部足以载入日本电影史册的巨作。利用不同的镜头的剪切,铺陈出了一触即发的磅礴气势。华丽的场景布置和空间造型艺术,渲染了一种紧张的对峙气氛。
02 变幻莫测的天气,叙事的音乐
同样是黑泽明执导的电影,如果说《罗生门》中那滂沱大雨是在一念之间找到为善为恶的答案;那么《乱》中的天空就是诗,一部庄严的史诗。
当镜头从被驱逐出城的一文字秀虎身上,缓缓上移延伸到烈日当空的一瞬间,影片已经确立了天气作为故事情节的基础表达。
观众的注意力也会放到天空之上:天气的变化意味着人物命运的走向。
电影将音乐巧妙的运用于战争的过程中。战争的场面没有嘶喊,刀刃撞击的声音,画面本身没有任何的杂音,只运用背景音乐来衬托战事的惨烈,这使得音乐的叙事意义非常完美。
03 幸福与欲望之间的冲突
或许,正是因为一文字秀虎对幸福表现出来的心灵扭曲,让他一度沉醉在自己的梦幻王国里。
他曾以为,征服一切,拥有无上的权力就是幸福;
他也许认为,有三个儿子帮着分担国事就是幸福。
殊不知,他的残暴行径已为儿子树立了“榜样”。无情的现实撕破了这层美丽的泡沫。
在这里,人们渴望过上平静的幸福生活,但向往权力的战争家们总会在某个时刻成为欲望的疯子。因为,幸福的生活与权力欲望之间有着致命的冲突:对权力的极致的追求剥夺了他们为人的幸福,在那一刻,他们已不再是人,而是魔。
04 尾声
影片结尾并没有朝着观众的期待发展,而是让矛盾双方的冲突更加尖锐:三郎挨冷枪致死,一文字秀虎唯一的希望破灭,他也走完了这悲剧的一生。
最后,残阳如血的天空下,一个盲乐人站在孤城上,不停地抖动着手中的木杖。突然,一个趔趄,手中的一幅菩萨画像瞬间掉落。这时,镜头给了菩萨画像一个特写,影片倏然落幕,为观众留下对这样一个画面的思考:
神在哭泣,他看见无恶不作的人类互相残杀,神佛也无法解救。这就是人间
不求幸福而求悲哀;
不求宁静而求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