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战略研究
第一章 “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与思路
21.旅游方面,发展跨境旅游,推进特色边境旅游产品,共同建设边境旅游合作区。
22.扶贫方面,加强国际扶贫工作,帮助沿线欠发达国家实现减贫目标。既要整合政府资源、形成合力,也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力量。
23.“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全新的国家战略,是统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顶层战略,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思考资源配置的谋划,是与沿线国家打造新型发展伙伴关系的努力,因而不是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但是它将会对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 “一带一路”跨境运输通道建设研究
第一节 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1.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经济据点之间的距离较远,运输距离远远超过公路适宜的运输距离,因而铁路在经济带内陆运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经济带内国家铁路轨距不一致增加了铁路国际联运的技术作业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输效率,也额外增加了运输成本。
3.从世界经济论坛建立的铁路基础设施状况指数来看,经济带内铁路质量水平差异较为显著。2013-2014年全球平均指数为3.3,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及印度超过全球平均指数,而吉尔吉斯斯坦、孟加拉国、缅甸和巴基斯坦低于全球平均指数0.7-1.5个点,指数极差值(中国--缅甸)高达3。
4.公路方面,除中国和欧洲地区外,经济带内各国公路普遍存在技术等级较低(车道少)、干线公路拥挤、年久失修导致路面状况差等情况,互联互通高等级公路较少。中亚地区尚无高速公路,南亚地区高速公路规模较小。
5.从各国对公路营运车辆的载重标准情况分析,除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采用一致的标准外,其余各国对车辆的最大容许重量和最大轴重有一定的差异,且部分国家对载重标准存在一定的浮动。不同的标准增加了车辆跨境运输的换装时间和成本,同时变动的标准增加了公路的营运风险和成本。
6.亚洲公路是亚洲各国与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改善亚洲公路系统的合作计划,也是亚洲陆路交通基建发展计划三大工程(其他连个是泛亚铁路网和陆路交通便利化)之一。联合国于1959年倡导该计划,旨在促进该地区国与国之间的公路交通发展。计划的第一阶段(1960-1970)年取得较大成就,后因1975年经费不继,进度被拖延下来。
7.从世界经济论坛建立的公路网基础设施状况指数来看,2013-2014年全球平均指数为4,经济带内仅中国高于这一指数,指数极差值(中国--缅甸)为2.2。
8.从世界经济论坛建立的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状况指数来看,2013-2014年全球平均指数为4.4,经济带内仅中国高于这一指数。
9.澜沧江-湄公河可以实现中缅水运联系,船舶可以自由航行,不征收任何税费,且在办理进出港手续、海关及其他手续和服务上给予优惠待遇。(延伸阅读:外交部详解“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 http://news.cctv.com/2016/03/17/ARTIDZ2oBKHlXBfgIfu4hzQ0160317.shtml;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lmhzhy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