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今日无雨,算得了应验;了却心中一丝对远方的牵挂。
与室友约了,等她下午结束辅导课,我也换一下脑子,分头出发去图书馆,欣赏她姑爷爷(我姑父)参加全市的收藏展览。
我姑父,现在可真是位时髦的老人家,七十多了微信玩的溜呐,这不,他的邮品及金银币藏品展览的消息,还是他自己发到家人群里,才知道已经来到了图书馆。
图书馆离我们就这么十分钟的路,自然要带室友去感受一下。
进到展室一瞧,不得了,姑父岂止是用微信才时髦,他早就是时髦得很的人呀,看看那些藏品,压抑不住的自豪感。
由毛主席像章拼成的展板
金银币的展柜他一人包四柜,正巧旁边有人边走边向他的朋友介绍:这些都是老刘的!
看来是行家里手。
金银币收藏展柜
这二人正好请我给他们拍照留念,按捺不住嘚瑟的人,拍完照自告奋勇的吹嘘——我就是老刘家亲戚!
哈哈!脸皮真厚,忙不迭的这样蹭姑父的热度。
两位行家果然热心,介绍给我看姑父的猴票集,说这可是价值上万的珍贵之物。
猴票
凡胎俗眼的我们俩,哪里会看出这其中的价值。
巡着展厅里的一个个专题展板,一边惊叹收藏者的能力,一边惊讶这些汇聚丰富知识的小小邮票,有如此之多门类。
听见一位妈妈在和孩子谈邮政编码。
是哦,展板上那些有漂亮手写字、盖着邮戳、签着邮政编码的信封,都快成古董了,现在的孩子哪里还会知道呐?
那位认识姑父的老人家,一直还在用小视频拍摄,看到我们还没有离去,主动告诉我他和姑父在一个微信群里,划出开幕时的照片给我看,又邀请我给他的展板再拍两张图片,我赶紧让室友充当群众演员。
老人家的手机屏幕字幕,真的超大哦!
走出图书馆,心里还在赞叹这些收藏爱好者,能够倾心静气的做这样有意义的细致的事情,把这些文化传承的方式静悄悄的留在我们身边,让人们觉得生活美好、有根、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