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正色立朝——东汉名臣韩棱

正色立朝——东汉名臣韩棱

作者:吴又洛

        2008年8月5日,由平顶山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评选的鹰城十大历史名人揭晓。东汉政治家韩棱与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刘姓始祖刘累,叶姓始祖沈诸梁(叶公),西汉大谋略家张良,东汉军事家冯异,唐代医学家、食疗学鼻祖孟诜(shēn),唐代文学家元结,宋代抗金名将牛皋(gāo)和清代文学家李绿园名列其中。

         与这么多妇孺皆知的历史名人在一起,韩棱的名字显得有些陌生,时隔近两千年,韩棱的事迹也渐渐模糊。然而,透过岁月的大幕,真正走近这个人物,细究其生平事迹,彪炳史册;纵观其历史影响,光耀千秋。一腔豪情冲霄汉,浩然正气满乾坤,韩棱名列其中名副其实,恰如其分。

❈❈

      一.人杰地灵,颍川自古多豪杰

       从焦桐高速引线驶往舞钢市区的路上,迤逦的群山遥遥相望,绵绵不断,蜿蜒的溪流穿田越野,涓涓不息。沿线一路都是恬静的田园风光,忽然,一巨大的雕塑闯入眼帘,不禁让人停车驻足。雕塑高约5米,头戴冕旒(líu)冠,手持龙渊剑,在两排汉阙灯的映衬下,显得格外伟岸。而雕塑刻画的人物,正是东汉司空韩棱。

         韩棱,字伯师,东汉名臣,颍川舞阳(今河南省舞钢市庙街乡大韩庄)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韩棱家乡庙街乡所在的颍川郡,历史上产生过很多大家族,这一点熟读三国的人应该并不陌生——诸葛亮高卧隆中时,志同道合者多是颍川人,刘备对此非常惊奇。《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中记载,司马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玄德曰:“何颍川之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

         当然,吉星高照只是小说家借占星人之口的穿凿附会,然而,历史之中,此地着实出了很多世家大族,并有大量颍川人士在全国各地身居要职,引起世人关注。举世闻名的灌夫家族,李膺家族,荀彧家族都出现在颍川郡。

         据资料显示,颍川豪族在东汉担任郡国守相、公卿级官员的人数在豫州五郡国豪族总数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守相级官员占27.78%,九卿级官员占35.38%,三公级官员占21.62%。

二.出身望族,不坠家风门楣

在颍川众多的豪族之中,只有一个家族与其他家族相比,显得与众不同,这就是韩棱家族。这个家族是所有家族中唯一带有贵族血统的。韩氏家族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贵族的后裔,先祖可直推汉初分封的弓高侯韩颓当。据《后汉书·韩棱传》记载:“韩棱字伯师,颍川舞阳人,弓高侯颓当之后也。”在爵位承袭六代以后,由于王莽篡权,西汉灭亡,韩氏家族不再享受爵位。《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载:“六世侯韩敞弓嗣,王莽败绝。”但是,凭借着家族声望和勤奋,在东汉一朝,韩氏家族很快又成了颍川郡的大族,也成为天下韩氏三大郡望之一。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的孝悌、宗族思想日渐深入人心,反映到家庭上就是世代同居的家庭逐渐增多。颍川韩氏承袭了儒家的家族观念,不仅累世同居,甚至兄弟共财,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东汉末期。据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九记载:“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

         韩棱自幼深受家族良好文化和传统的滋养,并最终成为家族的代表性人物。

         据《后汉书·韩棱传》记载,韩棱父亲韩寻,汉光武帝刘秀时做过陇西太守。虽然四岁就丧父,但是秉承着家族的优良传统,韩棱孝敬母亲,抚养弟弟,“养母弟以孝友称”,年少时就以孝行闻名乡里。年长后,韩棱将父亲遗留下的家产分给族内兄弟,乡人对他十分钦佩。后来,他被推举做了颍川郡功曹。太守葛兴因病不能视事,韩棱代理政务两年,政通令止,治下有方,深受乡里赞誉。

三.为官清廉,造福地方百姓

汉章帝年间,韩棱担任下邳县县令,深受吏民爱戴。《东观记》记载:“棱除下邳令,视事末期,吏民爱慕。”正因如此,以至于在活着的时候,就有当地百姓在峄阳山前为他建庙奠献。庙宇经过精心选址,不仅环境极为优美,而且风水绝佳。据《淮安府志卷之十一·祠祀坛壝祠庙寺观陵墓》记载:“渊德公庙在治西六里,在武乡岠山社。庙在郡北岠山之阳,右挟武水,左跨沂流,大河横其前,黄石峙其后,诚胜概之地。”

         去世之后的两千年里,韩棱一直作为当地名宦而受百姓祭拜。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咸丰《邳州志》中看到邳州人对韩棱的崇拜。咸丰《邳州志》记录了元朝梁彦中写的《渊德公庙碑》,碑文这样写道:“韩棱为下邳令,俗美而政异,邳人追思,立庙奉祀,迄今不废。”韩棱究竟做了什么具体的工作,今天的历史典籍中已经无可考证,但是在当地百姓的祭奠和缅怀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在中国一直有尊崇英雄的传统,他们的光辉事迹在传承中逐渐被附加、被升华、被神化,以至于很多人在去世后被奉若神明,关羽如此,韩棱也是如此。

         韩棱在世时,当地便流传“邑独不雹”的故事。大意是,当时淮南各地突降冰雹,砸坏了不少庄稼,唯独下邳没有受灾,当地百姓认为这是托了一代好官韩棱的福。还有一则传说,更是富有传奇色彩。当地学正焦景秋曾说:“公平不饮,一旦侍上而醉。帝问,公对曰:‘臣实今日降旦,邳人其或奠献,所以若此’。遣使验之,诚然。”(据《淮安府志》)意思是,韩棱平时不喝酒,因为生日时下邳人以酒拜奠,居然在千里之外的朝堂上醉酒。这些当然只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的背后,折射出了当地百姓对韩棱深厚的爱戴之情。

         由于为官清廉、受民爱戴,历代皇家对韩棱也多予褒奖,对他的祠堂敕封修缮。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韩棱庙“大构祠宇”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宋代时,韩棱被皇家封为“渊德公”,并下诏立碑记其事迹。在韩棱去世之后的两千年里,当地一旦出现水旱灾害,官员百姓都到庙里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凡我吏民,值水旱灾厉,咸往祷而辄应”。

四.品格忠直,深得朝廷倚重

渊深有谋,御赐宝剑。在我国成语中,有一个成语叫做“韩棱之剑”,说的就是韩棱的故事。韩棱因为政绩卓著,被朝廷征辟,五次升迁到尚书令。东汉时政务均归尚书台,其主官尚书令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事权。《六典》曰:“尚书令,掌总领百官,仪形端揆,其属有六尚书: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凡庶务皆会而决之”。简而言之,尚书令行使丞相之权,地位十分重要。此时的韩棱与当时的仆射郅寿、尚书陈宠,都因为有才干而被称道。汉章帝曾对他们三个人赐以宝剑,并亲自起了名字:“韩棱楚龙渊,郅寿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当时人们都评论说,因为韩棱渊深而有谋略,所以赐给他龙渊宝剑。直到20世纪50年代,“汉赐龙渊剑”匾额仍悬挂在舞钢市大韩庄韩氏祠堂的门上。

正色立朝,固持己见。韩氏祠堂悬挂的另一块匾额是“正色立朝”。韩棱做尚书令的时候,面对声势煊赫的朝中权贵,他节操凛然,令人钦佩。尤其能表现他正气品格的就是与外戚窦家的斗争。汉章帝去世后,汉和帝幼年即位,其养母窦太后临朝。窦太后的兄长窦宪在内掌握朝柄,对外宣布诏命,他的三个弟弟都身居要职,此时的窦家可谓权势熏天,仗着家族势力,做事便开始无法无天起来。自古以来,外戚权臣自绝之路,往往如此。章和二年(公元88年),窦太后的哥哥窦宪因为担心被分权,派人刺杀了齐殇王刘石的儿子都乡侯刘畅,反而栽赃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并派遣御史官会同青州刺史把刘刚逮捕审问。刘畅和刘刚都是汉光武帝兄长刘縯的曾孙,此案一出,举朝哗然。虽然满朝大臣都知道凶手是窦家人,但是因为畏惧,个个噤若寒蝉。在这样的情况下,韩棱率先站出来,坚决认为,杀人凶手就在都城,不能舍近求远。窦太后听后大怒,严词责问韩棱,韩棱始终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固执其议”。后来查获刺客,案情大白,果然和韩棱说的一模一样。我们现在常用的“固执”一词,就是出自于这里。

外戚当道,祸国殃民。在这里,就不得不谈一下韩棱斗争的对象窦宪,他也是一名举世闻名的将领。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成语经常被胸怀大志之人引用,叫做“燕然勒功”,意思是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以此代指建立功勋。连一代名相范仲淹也在抗击西夏时写道“燕然未勒归无计”,可以想见,这是多么大的功劳。这事就是窦宪干的。

         刘畅被杀案真相大白之后,窦太后大怒,把窦宪禁闭内宫之中。窦宪自知恐难保全,于是请求出击匈奴,以赎死罪。这次出征,窦宪大胜,几乎灭掉北匈奴。据《后汉书》记载:“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纪汉功,纪威德也。”意思是窦宪追击北匈奴,打到边塞三千里以外,登上燕然山,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毫不夸张地讲,这样的功劳,在中国历史上实在是不输于卫青、霍去病。如果不是藐视皇权、欺凌百姓、肆意践踏国家法度及一再地胡作非为,窦宪应该可以称为一代功勋。

         其实窦宪骄纵不法,目无尊上的行为并非刺杀诸侯这一件事情,而是嚣张跋扈为时已久,甚至还带有一些家族遗留。窦家是东汉大家族,窦宪的曾祖父是云台三十二将之一,封为安丰侯。祖父窦穆,娶光武帝和阴丽华太后所生的内黄公主为妻。窦穆分封在安丰,想让姻戚们都占据原来的六安国,就假托阴太后诏令,令六安侯刘盱休妻,而以女儿嫁刘盱。事情败露之后,汉明帝将窦穆免官。几年后,又将其连同窦宪的父亲窦勋、叔叔窦宣一起下狱,赐死于狱中。然而,祖父、父辈的惨痛教训并没有让窦宪有所收敛,他甚至变本加厉,倚仗其妹窦皇后(后来为窦太后)的势力,横行朝野。汉章帝在世的时候,窦宪就因为变相抢掠沁水公主田园而遭到皇帝苛责。沁水公主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女儿,深受明帝宠爱。大婚之时,汉明帝派百官监管,动用千名劳工,用一个月时间建成沁园作为公主的陪嫁。沁园北依太行,南邻沁河,富饶、幽静、明朗、祥和。“矮屋曲篱间,绿竹黄花绮”“地在无尘境,人来不住天”“筠篁突淇澳,风景胜江南”。后来有一个词牌叫《沁园春》,即来源于此,可见其景色之美,名不虚传。也正因为如此,才遭到窦宪觊觎,低价强买这个园林。后来汉章帝得知此事,怒斥窦宪,窦皇后也身穿常服请罪,才最终得以开脱。然而,窦家多是冥顽自负、怙恶不悛之人。章帝去世,幼帝登基,窦家人便又不可一世。

      不畏权贵,为国除害。正因为征讨匈奴有功,窦宪最终被免于处罚,这更加助长了他嚣张的气焰。于是便以耿夔、任尚为爪牙,以邓叠、郭璜为心腹,以班固、傅毅为幕僚,把揽朝政,占据要津。一时刺史、守令等官员多出其门。著名大臣尚书仆射郅寿、乐恢因为违忤窦宪之意,相继被逼自杀。而他们手下的爪牙、仆从更是狐假虎威,肆意侵凌平民,强夺财货,抢掠妇女,京城一片混乱。主管官吏忍气吞声,不敢举奏。

         司徒袁安见天子年幼,外戚专权,深为忧虑,言及国家大事,往往呜咽流泪。韩棱也对时局忧心忡忡。然而,即便如此,韩棱依然保持着不卑不亢、不畏权贵、不趋炎附势的品格。永元三年(公元91年)冬,汉和帝巡行长安,下诏让窦宪前来会合。窦宪将要到的时候,尚书以下的官员都商议着是否拜窦宪呼“万岁”。只有韩棱正颜厉色地说:“夫上交不谄,下交不黩,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认为为官要对上不献媚,对下不欺压,哪有向大臣称万岁的道理。众官员听了都羞愧难当,不敢再提。

         有道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永元四年(92年)窦宪的党羽邓叠、邓磊、郭举、郭璜互相勾结,欲谋叛逆。汉和帝与宦官郑众密谋,趁窦宪还朝的时候,勒令其自杀。韩棱奉命查办其案,追查同伙,日夜操劳,一连几个月都没有休假,汉和帝念他忧国忘家,赐布三百匹。

         晚年的韩棱出任南阳太守,朝廷特许其回乡祭祖,家乡人都以拥有韩棱这位名臣为骄傲。南阳是东汉的龙兴之地,也是朝中许多贵族的故乡,向来因为“难治”而出名,但是韩棱在任南阳太守期间,执纪严明,施法公正,严厉揭露和打击奸盗,使得郡中的权贵十分害怕,社会风气获得极大好转。

 五.家风纯正,世代传颂

        颍川郡历来“法兴儒弱”,所以豪族之中多有不法,而颍川韩氏一直秉承着“刚直不阿、本色立朝”的家训,历朝历代多忠臣直臣,清官廉吏。韩棱的儿子韩辅,在安帝时做赵国国相。韩棱的孙子韩演,在顺帝时为丹阳太守,政有能名;在桓帝时为司徒,后征拜司隶校尉,成为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区的秘密监察官。

         韩棱的后代迁居安定武安。后世子孙中,韩耆在后魏官至龙骧将军、常山太守,封武安侯,谥号成,徙居九门;韩茂官至征南大将军、太子少师,封安定公,赠泾州刺史、安定王,谥号桓。韩均袭爵安定公,官至定州刺史,谥号康;韩皎官至雅州都督;韩仁泰唐时官至曹州司马;韩叡素官至桂州都督府长史;韩仲卿官居秘书郎,赠尚书右仆射;韩会官至起居舍人,后被贬为韶州刺史。

         颍川韩氏在唐代尤为出名,唐代时有四位韩姓宰相,其中两位韩瑗、韩弘即出自颍川韩氏。据《旧唐书》列传第三十记载:“瑗少有节操,博学有吏才。”《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瑗字伯玉,相高宗。”韩瑗袭父封为颍川公,敢于直谏,唐高宗时任宰相。韩弘为唐宪宗相。《旧唐书·韩弘传》:“韩弘,颍川人。父子兄弟,皆秉节钺,人臣之宠,冠绝一时。”

         可以看出,此后的几百年里,韩氏后代屡出精英,尤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更是妇孺皆知。韩愈作为一介文臣,冒着被杀的危险,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阻唐宪宗派使者去凤翔迎佛骨,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这样敢于直谏的精神实在是让人肃然起敬。

六.青史留名,传颂千古

永元九年(97年)冬十二月,韩棱代替张奋为司空。永元十年(98年)七月,韩棱因病去世,葬家乡老金山下。两千年来,每逢清明,都有韩氏族人从五湖四海前来祭拜。历朝历代在此地做官及此地外出为官之人都以韩棱为楷模,来这里祭祀瞻仰。

         不久前,突然很想去拜谒韩棱墓。驱车走在庙街乡蜿蜒的小路上,没人导向,找了足足两个小时才到墓地。沿途的村民大多并不识得韩棱,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能指出“大冢”的方位。几经周折,终于在冷岗村西北的田野里,找到了韩棱的坟墓。汉代王侯的墓葬,封土一般都很大。看老版《三国演义》时,清楚地记得袁绍的墓如同一个小山。但是见到韩棱墓的时候,还是被深深震撼到了,墓高约8米,占地50多亩,远远望去,上面灌木丛生,芳草萋萋,如同小丘陵。虽久经岁月剥蚀,历经世事沧桑,却不失恢宏气势。墓前矗立着“东汉司空韩棱之墓”的巨大石碑。

         在感到震撼的同时,内心也不由十分沉重。乡民的忘却,大有“乡人相守不相知,笑问客为何处人”的悲凉;周围机器的轰鸣、尘土的飞扬,让我想到《战国策》中古人对于柳下惠坟墓的保护,想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的记载。对先贤的敬重、对先贤精神的发扬,相对于古人,我们显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临走之时,正值太阳西沉,衰草寒鸦映衬下的落日,仿佛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落幕。极目远望,荠麦青青,广袤的中原大地曾经上演了无数慷慨激昂的故事,而薪火相传的民族血脉仍旧在这片土地上延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还将会有多少故事在这里赓续、上演?

         值得欣慰的是,传统文化的价值正逐渐被得到重视,人类精神也最终要从其本源中汲取力量。为保存历史古迹,历届舞钢市委、市政府对墓地多加保护、修葺;为纪念乡贤名宦,庙街乡政府斥资修建了韩棱文化广场;为发掘韩棱文化,舞钢市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学者召开文化学术研讨会,交流探讨;为发扬韩棱精神,舞钢市纪委将韩棱墓及韩棱文化广场定为全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如今的韩棱墓已经入选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75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0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244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99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1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07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34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33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546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849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1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02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31评论 3 31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3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60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7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9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