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完成情况
当初定下的目标:
我能与孩子共同成长进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在面对新的问题时,有一套解决的方法体系。用正确的方式,给孩子无私的爱,最终使孩子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还有一个隐性的目标:就是完成每课的听课笔记,完成49天任务,完成每课的理解和分享。
通过49天的听课、学习、实践运用,总的感觉达成了自己当初定下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详见第三部分)。
- 完成笔记整理。
- 输出了作业,形成了简书文章,并作了父母深度修炼专题,11篇文章,18518字。
- 找到了几个同频的小伙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
二、认知获得升级
通过49天的学习实践,使用刘老师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知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关系理顺之后,发现了新的视角,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更加清醒地认知了自己
通过静心训练,发现了自己身体里的“小孩”,他是那么的敏感、好奇,也是那么的焦躁,他一刻也停不下来,他主导了我行动的内因,但是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一层,在内耗中前进,所以有时很痛苦。还好,现在已经意识到他的存在,并找到了和他交流的方法,相信我们的关系会越来越好,我来培养他长大,他来成就我的未来。在他的帮助下,我发现了:
- 自己的才干,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些别人看上去很难的任务。
- 自己的决心,当他决定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的时候,是多么的坚决和义无返顾。
- 自己的智慧,在找到内心的需求后,决定做的时候,我们的聪明才智都能发挥出来。
- 自己的能力,我的能量超出我的想象。
- 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是受情绪控制的动物。有时一个不好的触发,居然能引发次生情绪,让自己气上几天,几天都干不了什么事。
- 对自己的无知加重了这一点,对世界的无知,让自己感觉无畏,但是这种无畏是多么的可怕。
虽然有这么多的不足,但是只要学习、思考、践行,我笃定地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好。
更加清醒地认识了爱人
通过对亲密关系的重新定位和排序,把夫妻关系放在了首位,给我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改变了对待问题的方法。在孩提时代,从老人们的矛盾中建立的认知方式被打破。与爱人的心一下子拉近了,找到了彼此爱的语言。虽然在沟通中难免还有反复,还有沿原来老路走的现象,但是感觉自己已经找到一条切线,从以前的惯性中切出来。当我把一些以前看似平常,不愿意做的事,做出来的时候,比如感谢、关心、止语等,能够收获到她更多的感动。正是这种观察使我理解了爱人焦虑的原因、关心的焦点、生理的限制、情绪的由来等等,虽然这些还不够全面,但是已经足够打破我们之前沟通的障碍了,打开了互相认同,相爱互助的局面。
通过爱人优点追踪器,帮爱人发现了许多她没有意识到的优点,通过强化这些优点,使她更加自信和从容。比如她有和谐的优点,会力图使别人避免对抗、求同存异。但是在对我的时候,却没有表现出来,我就对她进行提醒后,她开始注意,能感觉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和谐了。
更加清醒地认识了孩子
孩子是我上天给我们的天使,但是我们却没有发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强加了自己的意愿,使的天使蒙羞。在这次课程中,手抄父母箴言和孩子的优点追踪器,使我收获巨大,每天的抄写过程,也是一个反思自己对待孩子行为的过程,在开始践行手抄箴言内容的时候,更加清醒地认识了孩子。
- 孩子最需要安全感,这是人类生存的底层需求,孩子最重要的心理营养。反思自己在对待孩子害怕、怕黑不敢自己睡的时候,没有正确理解这些信号而是强制打压,效果很差。在上课后,孩子再不愿意自己睡的时候,我就在他的小床边上给他讲故事,陪着他直到睡着,现在孩子已经不再怕一个人睡了,还愿意听我讲故事。
- 孩子最好的沟通需要是聆听。以前觉得孩子不擅长表达,现在发现是自己不善于聆听,没有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往往是孩子还没有说,我就进行了评断,使孩子失去了宝贵的表达机会,进而不愿意去表达了。通过对这方面的刻意训练,现在的沟通中,我一般只作听众,只是孩子在有需要的时候再进行帮助。孩子也变得愿意和我沟通了。
- 孩子需要一致性来理解规则。这里的一致性是指奖励与惩罚“原则”的一致性,留意孩子的行为,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帮孩子理解规则,使他明白什么行为是恰当的、什么行为是不恰当的。
- 孩子需要参与感来养成好的习惯。学习期间,参加了一次家长会,老师指出了孩子在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的不足。我们为此召开了家长会,共同制定了相应的习惯养成计划,列出9条要养成了计划,由孩子选择,每周纠正1-2个习惯,每天、每周进行总结回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
自己对照立规、静心、止语、悦己、欣赏、表达、链接七课所讲内容进行了思考,并形成了一套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情绪问题解决方法体系。
总结为:对于出现的问题或情绪;用心感知,用爱陪伴,静心止语;沟通表达,建立链接,形成规则;执行实践,反思复盘;迭代前行。
具体操作过程:
在亲子、夫妻、家人关系处理中,把情绪和遇到的问题做为触发点,用心感知自己的情绪来源,这种来源的假设是什么,假设的假设是什么…… 直到找到内心的最初原因。反思这个原因是不对的,如果在这原因上努力,哪些是大概率正确的事,哪些是小概率正确的事,分清因上努力和果上努力。
用心感知对方,因为大部分问题的初衷都是好的。用爱去陪伴,静心体会自己和对方的感受。及时止语,防止负面情绪的传染,不要着急投放解决方案,找到双方或三方的悖论点,思考、挖掘或等待问题浮出水面。
建立良好的沟通表达机制,表达自己,鼓励引导别人表达,尽量把所有人的意见和建议晒出来,从而建立有效的链接,养成共识机制,在讨论问题时,先就讨论的主要概念进行定义,让大家的理解在同一层面上。
通过共识形成一定的规则,大家一起对规则进行实践,对于共同制定的规则,体现一致性原则,统一标准,大家都要遵守,如果有人没有遵守,要在反思复盘中说明。
反思复盘,在实践过程中或一定的阶段进行,对大家规则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有哪些好的方面和存在问题,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哪儿的原因,如果改进。通过共识对规则进行修订,循环前行。
四、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行动
回想这次父母深度修炼课程,在收获满满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学习的热情一直有所递减
主要表现是:一是开始两周输出体会比较多,后面减少,质量也有所下降,有两个很好的主题,一个是自己用认知紧张与放松来代替体罚,另一个是如果求同存异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只开了头没有深入写下去。二是在外部事情太多的时候,造成了一次手抄作业写完拍照,没有上传,一次优点追踪器没有完成。
可能的原因:一是性格使然,对一件事情开始的好奇心强,虽然熟悉程度增加,好奇心减弱。二是外部环境干扰,十月份工作、生活上大项任务的冲击还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往往不是出现在有准备的大项任务期间,是出现在随机出现的一些任务之中。
从理论到行动到习惯还需要努力
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减弱。真正落实到行动的时候,却发现缺少理论的支撑,造成行动的困难,真要做到习惯的层面会更加困难。所以下一步行动,养成习惯才是更重要的。
后期学习目标
- 定期复习,复习笔记,复习自己的输出,间隔一个月、到两个月。
- 建立好模型,比如上面提到的处理情绪/问题体系,把它进行完善,并跑通,用在生活之中。
- 输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每两周至少要有一篇,践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