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是读《小猪唏哩呼噜》,当然不是我读,是王妙佳读的。
过了今年春节,王妙佳就应该算六岁了,虽然下半年才能上小学一年级,但作为当老师的妈妈,必须要做好幼小衔接,这样也不至于孩子上一年级之后各种跟不上。(最关键的是孩子上一年级,我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她的学习。这也就算未雨绸缪了。)
开始读书前,王妙佳对拼音是有一定掌握的,幼儿园学过一些。正好我也带一年级语文,我刚刚把拼音部分教授完,于是就趁热打铁把所有是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全部默写熟练。这个过程很是欣慰,我们每天是练习十五分钟,一周时间就搞定了。
这本《小猪唏哩呼噜》是拼音版的,给孩子挑选第一本读物就是看中了它有拼音。可以自由拼读,不用我带着讲读。《小猪唏哩呼噜》分为上下两侧,王妙佳从上册开始。
前一两页孩子还是很与兴趣的,虽然一个字一个字拼读,很是艰辛,但也能坚持。可是不到一两天,王妙佳就开始暴露出不愿意读,厌烦拼读的情绪。刚开始我耐下性子安慰鼓励,问问他小猪怎么了,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谁知她一问三不知,我这才明白过来自己要求太高了,才能认识字母,还没有练习过拼读,就直接到拼读句子。
但反过来一想,不知道就不知道吧,就当是练习拼读呢,说不定人家自己进步很快,能迅速提高拼读能力,也就能理解句子了。
后来王妙佳对读故事越来越反感了,因为故事太长了,有的要九页、十页,她拼的实在是头疼。但是我始终没有放松要求,我们每天必须拼读一个故事。虽然极不情愿,但也在坚持。当然也有偷懒的时候,有一次,安慰了半天才开始读,结果不到一会会说读完了(我是很少监督她读的。每次都是她读她的,我做我的事情,她有什么不会的可以来问我。)我很奇怪她的速度怎么突然这么快,就让她讲一讲故事的内容,她说不上来。我又让她说一说小猪和谁说了什么,她半天找不到在哪里。我看样子就知道她没有读,而是跳过去了。那一次是批评最严厉的一次。之后每次开始读前,都要说一遍要求,不能空过去不读,不能撒谎,一定是一个字一个字拼读。这个可是费了牛牛二虎之力。
《小猪唏哩呼噜》是王妙佳自己独立读的以汉子为主的第一本故事书,目前已经读完了上册。耗时较长,差不多有一个月了。多多少少收获和不足并存。
一次她看到我上课用的字卡,很兴奋的告诉我:“妈妈,这是“会”字,这是“能”字。”我问:“你怎么认识的?”她说:“《小猪唏哩呼噜》里有这个字,出现了好多次呢。”我就把一年级上册的字卡拿出来,试了试,她能认识十之七八。看来随便读一读也很有益处。但是对于书里的故事内容,目前王妙佳还是不能讲述,虽然读完了,但囫囵吞枣,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其味。
我猜是不是读完下册,就能明白故事内容,也能讲述出来了,这样是不是就有阅读的兴趣了,有看故事的兴趣了。
这样看来孩子的拼的能力、阅读能力、识字能力提高定不是难事,只要我们坚持能就一项技能多次练习,就会发现顺带的很多技能也会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