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女儿今年三十岁了,过年放假回家,天天睡到中午起床,同事口口声声说平时两口子随便吃点就行,现在孩子在家,得给孩子做点好吃的。她还专门在上午十点多把女儿从睡梦中喊醒,往女儿嘴里塞一点吃的,让她接着睡,怕她睡时间长了不吃饭身体吃不消。
每次听同事提到她女儿,我都会想起大学时候我们寝室的老大。
01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寝室有七个人,按年龄排大小我是老六,大姐比我们大了好几岁。
大姐的家在农村,不富裕,家里的钱是紧着她哥和她弟用,能给她用的并不多。她比别的孩子晚上学两年,因为没钱交学费。高中她又复读了两年,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因为要帮家里卖菜,在别的孩子疲于做题的时候,她却得挑着菜筐穿梭在田地和菜市场之间。
在这个家庭里,机会不能依靠别人,只有靠自己创造。
大姐的哥哥大学毕业了,在县城找到一份工作,家里的经济负担小了很多,弟弟也已经高三了,正是面临高考的时候。虽然她父母没有让她继续念书的打算,可是她自己有。
她三番五次地闹,再加上兄弟俩的劝说,父母总算同意她继续读书,她才有了再次参加高考的机会,这也是她最后一次机会了。
才入校的时候,我们彼此不熟悉,都很少说话,等到渐渐熟悉起来,才发现寝室里,我并不是话最少的一个。
休息的时候,我们在寝室嘻嘻哈哈地聊天,大姐总是安静地坐在床上看书。
她有时候会看着我们打闹,有时候会说我们真幸福,有时候会说羡慕我们不知道着急。
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她的家庭情况,寝室七个人里,除了她,我们六个人总是埋怨父母对自己不好,她却从来不说。我们买零食吃,买新衣服穿,生活费用完了就等着家长转钱,她却从来不 买零食,只吃食堂打来的饭菜,还吃得津津有味。后来食堂改革,开设了小炒,我们都排着队去等着小炒,她还是买那难吃的大锅菜。
大学期间,她只买过一次新衣服,还是因为我们要实习了,我们说让她注意形与她才买的。
我们私下里都会说大姐是一个怪人,美好的大学时光,我们都在享受中学期间从来没有享受过的悠闲时光,忙着玩,忙着谈恋爱,忙着快乐,她却只知道看书。
02
我们埋怨父母给得太少,却不知道自己得到的已经很多,我们以为自己是在享受生活,却不知道自己在浪费大好时光。
周末是最忙的,因为我们要忙着睡懒觉,要忙着去逛街,忙着逛街、郊游……
大姐从来不参与我们的这些活动,她打了两份工,一份在学校图书馆,一份是给一个小学生辅导英语教。
在我们忙着玩乐时,她总是骑着一辆她老乡卖给她的二手的自行车,往返在寝宝、教教室、图书馆和学生家里。
那时候,勤工俭学的人不是没有,不过像她那样拼的,我是真的没见过。
那几年,大姐年年拿奖学金,毕业的时候还获得了优秀毕业生证书。
毕业前,我们七个人难得一起吃饭,在学校门口的小饭馆里,我们第一次知道了这个大姐有多不容易。
你们能想象得到吗?七个女生说不醉不归,其实我们又能喝多少酒呢?倒是大姐,当真喝了不少,喝过酒的她,话也变多了,她先是把我们教训了一顿,说我们不带她玩,把我们弄得很不好意思,我们总不能说你太怪了,不想和你玩吧。结果她自己说出来了,说我们嫌她是个怪人,不愿意和她玩,我们连忙摆手说不是。
接着她就絮絮叨叨絮絮叨叨,说自己为什么这么拼。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她都不曾拥有。父母的唠叨,想要逃避学习,父母对我们不切实际的期望……她都没有。
那一夜,我们都没有睡,回到寝室,我们围着大姐聊了整整一夜,陪她哭,陪她笑……
毕业后,我们回到各自的家乡,做着最平凡的事。大姐到当地中心小学教书,因为却老师,学校安排她教英语,大姐又自学了英语专业。后来就一直带毕业,又成为骨干教师。
聚会的时候,她很平淡地说着这些,就好像当年在寝室一样。
03
优秀的人总是会与优秀的人相遇,她认识了一位比她小几岁的男生,也就是我们的姐夫。姐夫在国企上班,经人介绍认识大姐后,一眼就相中了吗她,我们听说以后都很为她高兴,她却不满意,认为人家年龄太小,两个人不合适。
不过,现在两个人幸福地生活着,虽然会吵架,但是这就是生活,不是吗?
我不知道一直生长在父母关爱羽翼之下有什么弊端,我只知道,逆境会让一个人成长,会让一个人更坚强。
不管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多少爱,未来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不管我们能够给子女多少爱,他们的未来还是要靠他们自己。
孩子不管多大都是自己的孩子,不过该放手的时候还是应该放手,否则,他们永远也无法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