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呜呜呜……回来你就让我写作业,你自己在那玩手机!呜呜呜……”我第一次听见这男孩的声音就是他哭着说这句话。
夏天天热,大家都开着窗子,母子俩吵架就像在我跟前,尤其是妈妈那尖厉的女高音,更是直钻内心:“轮到你说我!那电脑是你能随便动的吗!一玩起来就没数……”
说着说着,女高音气势就占了上风,男孩只是一直呜呜的哭,听那声音应该10岁左右。
从进入暑假,母子俩是两天一吵,三天一仗,相爱相杀,一直互相折磨,也折磨着邻居。
大晚上九点多,溜溜都睡下了,就听那尖厉的女高音又起:“快灭了它!一会儿厨房全烧了!”
男孩嘟哝一句:“我再看看。”
“看什么看!你怎么这么不识好歹呢!一会儿烧起来就晚了,你就控制不了了!”男孩应该把火灭了,只听女高音巴拉巴拉开启了教育模式,此处省略一万字。
我当时内心特别无奈,一边担心溜溜被吵醒,一边心疼那男孩每次都这么被打压,一边还琢磨着这妈妈是真爱儿子,很可惜儿子感觉不到。
可能是职业病,每次遇见亲子冲突,我都天然的站在孩子这一边,主要我觉得孩子说的话都在理,比如最近声音最大的这次吵架——
“是我教作业,您就别管了!”
妈妈又叨叨了几句,那男孩烦了,“您别说了,行不行!”
“***,你混蛋!我说你怎么了!我说你怎么了!”
言外之意,我是你妈,我说你就是有理。男孩竟无言以对,我的心情和他一样紧巴皱巴,坠入谷底。好不容易母子一场,这是何苦呢……
上周五下午,我在沙发上写东西,奶奶带溜溜出去玩了,房间里很安静,所以能听见隔了几层门窗之后传来的吵架声,还是那对母子,不知是不是因为受了投诉,这次应该是关了门窗在卧室吵的。
但门窗隔的住声音,却隔不住暴怒的情绪,听的我肌肉紧张,内心焦虑,最揪人心的是男孩呜呜哭腔中恶狠狠的话:“我恨你!……你杀了我吧!啊啊啊!”
于孩子,这是多么痛苦的呐喊;于妈妈,这是多么可怕的情绪灾难,更可怕之处是她的无知无觉。
我们为什么会对孩子发火?
与其说是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如说是有预谋的让孩子害怕而屈服,以维护做父母的权威。这对我们来说是最不需要学习、练习还特别好用的工具,弱小的孩子害怕疯狂的怪兽,这是天性。
有次带溜溜出门,我来来回回收拾东西,前一眼还看见溜溜的杯子盖在那,后一眼怎么也找不到了,我故作严厉,装腔作势的对溜溜喊:“胡溜溜!杯子盖让你弄哪去了?!我刚才还看见呢!”
我没看见溜溜的表情,还在找杯盖,溜爸提醒我:“你吓着你儿子了。他刚才都一个激灵,还特别紧张和委屈的表情。”
我就是没事过个嘴瘾,顺便别让溜爸埋怨我收拾了半天也没出门,转嫁一下注意力,真没想怪溜溜,我是多么爱他呀!意识到这点,我抓紧道歉。
“哦哦,对不起啊,胡溜溜,妈妈吓着你了,来抱抱来。”
我蹲下,溜溜软软的小手搂着我的脖子,很温暖,很幸福。
2
孩子是那么善于原谅,又是那么善于洞察一切,我们用的情绪恐吓伎俩,日子久了,他在内心都知道,所以才会有不服气,只是囿于自己力量弱小,才会出于本能的选择忍气吞声,服从大人。
他们比我们更清楚,他们会一天天长大,长到足够强大,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反击。所以,青春期的逆反不是突然而来,它是孩子内心积攒了十几年的不满,在他觉得自己有力量的时候爆发了而已。
我不敢想象这对相爱相杀的母子再过几年会是怎样激烈的对峙,那时候装腔作势的情绪武器,孩子已经不再买账,他甚至会用更激烈的方式回敬,甚至不惜伤害自己。
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结果,却是我们在对孩子一次次的情绪恐吓中亲手种下,慢慢得来。
一次带溜溜去公园,见到几个家庭一起出游,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和他的妈妈吸引了我的注意。
小男孩特别调皮,一会揪小妹妹的辫子,一会朝着阿姨的耳朵大声喊,一会又把小弟弟弄哭了,弄得妈妈很没面子,说也不听,训也训了,命令、禁止都不管用,看来这孩子平时已经被说疲了。
这当妈的是真磨不开面子当着这么多人打孩子,于是她选择了另一种情绪恐吓方式。当一个小姑娘给小男孩糖果时,他妈妈突然开口:“别给他!他是个坏孩子!”
小姑娘和小男孩都僵住了,一个不知道该不该给,一个不知道能不能接。
我真希望小男孩能透视到妈妈心里最隐秘的想法,看到妈妈是爱他的,只是现在有情绪了。
我不忍心再看下去了,那种被妈妈嫌弃甚至抛弃的感觉我都能感受到,何况身在其中的小男孩呢?
有时我们的确会被孩子逼到墙角,不知如何是好,就像那个小男孩的妈妈,只能出于本能感到受伤、挫败,所以选择报复,让小男孩心里也不好受。
按理说,我们是成人,心智应该比孩子成熟,可还是会选择和孩子一样的反击方式。毕竟别人如何对待你,是你教会他的,孩子也是一样。
那个小男孩是不是也感到受伤,也在报复?是不是他觉得妈妈对他的关注不够,用最坏的方式吸引关注?是不是他想跟别人交往却不知道方法?
这是我们作为成人该停下来思考的地方,而不是陷在情绪里和孩子较劲。我们之所以无意识的对孩子使用情绪恐吓,不是我们不爱他,不是我们不够好,只是我们没法做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比如我们不知道情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情绪失控的时候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我们不知道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他行为背后的信念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怎样做可以让孩子更主动配合?
所以,养育孩子我们陷在情绪漩涡里的挫败、焦虑、无措、内疚……都可以在从不知道到知道的学习过程中慢慢放下。
从不知道到知道,放下情绪恐吓,唯有不断成长自己,跳出来,反观;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养育方法,一步步看见自己和孩子的内在需求,通过觉察、反思、改变不断完善自己,接纳该接纳的,改变能改变的。
真希望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孩子成长的根在自己这里,不断学习和成长,做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暑假之后,爱之道鼓励咨询心理成长小组即将开班,我们担起自我成长的责任,才能成全孩子,最终成全自己。
鼓励咨询心理成长小组带我们回到小时候,找到自己的私人逻辑,解开心结,重新长大一次。
课程内容:
生活、工作中,我为什么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我苦苦追寻的是什么?
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我从小生活的环境对我有怎样的影响?我如何成为了现在的我?
我怎样跟自己的内在小孩更好的相处?怎样与父母和解?怎样接纳自己?
梳理过去是为了更好的面对现在,我的力量来自哪里?我需要怎样活在当下?
课程详情可留言咨询。
我们是有点梦想的小夫妻,码字,带娃,做教育。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谢谢亲爱的你!
作者|溜妈,宝贝溜溜的大奶牛,北师大教育学硕士,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鼓励咨询师。相信最美的养育是陪着孩子,自己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