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共享观点库
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时感觉很新颖,什么是共享观点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观点库,而且根深蒂固,很难改变。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迫于权利、压力、害怕尴尬的心理而选择沉默,即使心理根本不会接受对方的观点,这或许是从小就开始形成的,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当你很小的时候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时,结果或许都是父母的教训、同学的嘲笑、老师的辱骂,渐渐地,我们就养成了不敢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而创造共享观点库,往里面增加信息,正是打破自己固有观念的第一步。我们只有往共享观点库中不断的增加信息,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从“心”开始
面对关键对话时,要从审视自我开始,正如书中所说:“我们能够成功启发、激励和塑造的人只有一个,就是镜子中的自己”,既然我们能够改变并且最容易改变的人是自己,为什么不先去审视自己呢?审视自己开始对话的目标,关注自己真正的目的,考虑清楚我想为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做些什么?以及该如何做?尽可能拒绝“傻瓜式选择”。我想,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的理论,我们只有在一次次的运用中,才能把这几步化为潜意识,在当下就立马做出选择吧。
摘抄:
1.成功的对话关键在于相关信息的自由交流,即双方愿意公开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猜测。即使要表达的观点是充满争议或不受欢迎的,他们仍愿意并且能够积极和对方分享。
2.共享观点库是实现协同效应的前提。
3.要想解决好“双方”的问题,只能从“自己”开始,在自我身上找原因。
4.富裕者会更加努力,而贫穷者已经习惯了得过且过。
5.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
感悟:
很多问题的发生并不是因为观点的碰撞或者两个人本身存在的问题,而只是因为想证明自己的欲望占了主要部分,想战胜对方,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当别人质疑我时,我往往会第一时间打开自我保护模式,怕别人伤害自己,也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的观点,看轻了自己。这导致的后果往往是拒绝往共享观点库中增加信息,这种自我保护意识或许是我以后改变需要克服的第一大难题吧,害怕这个词,在我人生中已经存在了19年了,或许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克服这种自我保护意识是往共享观点库增加信息的第一步,其实,有时接受缺点比验证优点更有成就感。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