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建设杂志 2023-02-10 15:44 发表于北京
编辑说
去年9月,我们曾推送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张大文的《尊重学理 寻找学理 教好学理》一文,受到一线教师欢迎。老师们对文中体现出的“语言—思想—语言”教学规律十分感兴趣,希望得到更详细的解读。
为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张老师撰文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语言—思想—语言”这一语文教学规律。一起来看——
一
《语言文字报》2022年8月17日发表笔者的文章《尊重学理 寻找学理 教好学理》时,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特地以链接形式配发了《什么是“语言—思想—语言”》一文。
简单来说,语文教学的第一步是要研究这样的语言文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第二步是要反复研究这样的思想情感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这样一个过程,可简称为“语言—思想—语言”。
这个过程同时表明,语文教学最后要让学生获得的,就是属于第三阶段的、渗透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代表着作者独特个性和语言风格的语言文字,学生将其贮存在自己的语言仓库里,以备不时之需,最好能够融会贯通、有所创造。
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语言—思想—语言”这一语文教学规律?笔者想通过两篇文章的教学加以说明。
二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写了作者从“心里颇(笔者不取‘很’而取‘比较’这个义项,一是更符合作者的身份和个性,二是其与比较级形容词‘淡淡、缕缕、微微’等更合拍)不宁静”到逐渐宁静,无意中已经走到家门前的过程。
这也是描写上的许多分散点先后趋向于主题上的一个集中点的过程,形成了“从家门到家门”这样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心理和情感变化,这是“语言—思想”的转换。
接下来探讨这样的思想情感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请看这个句子: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创造这个比喻,在现场是要花一番功夫的。荷叶很多,它们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微风吹来,荷叶轻轻摇摆,在淡淡的、如流水一般的月光照射下,略显微颤的影痕,仿佛一道既厚重又浅淡的碧波。
再看这个句子: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而又缕缕,可见时有时无、似断似续、忽浓忽淡、可前可后;虽屡拨心弦,终不可捉摸,纵纯然一味,亦百闻不厌。这歌声从高楼飘落,已是荡漾不定,加之由远及近,更显幽婉低润;虽节奏隐然,亦耐人寻味,或旋律飘忽,竟使人心向往之。这样一通感,如同上例那样一比喻,人的心理活动便会逐渐变得宁静。
在这样的语言文字中,作者的心情从“颇不宁静”开始,一路走来,到达宁静的终点。明白了这个过程,我们就完成了“思想—语言”的转换。作者这样的心路历程也便具有了普遍的意义,如同一帖宁静剂、一种写作欲、一股创新力。
三
钱学森先生的《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一文中有这样五段话(前两段按原文节录,后三段只录段首第一句,省略号为笔者所加):
基础学科之为基础是就其在现代自然科学体系中的位置而言的。我们一般提六门基础学科: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这六门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基础呢?也不是。从严密的综合科学体系讲,最基础的是两门学问。一门是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学问。一门是数学,是指导我们推理、演算的学问。
先说化学。化学是研究分子变化的。30年代后出现了量子化学,用量子力学的原理来解决化学问题,使化学变成应用物理的一门学问。近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又出现了计算机化学。
从前人们认为化学就是用些瓶瓶罐罐做试验。现在由于掌握了物质世界里头的原子的运动规律,就可以靠电子计算机去计算,而且可以“设计”出我们要的分子,“设计”出造这种分子或化合物的化学过程。到那时做化学试验只是为了验证一下计算的结果而已。
天文学也是物理。……
地学也是靠物理。……
生物学的发展,现在达到了研究分子的水平,也要归结到物理上面。……
这五段话,第一段是总述,后四段是分述。四段分述中,第一句都是中心句。不过第二段的“先说化学”并不算完整的表达。我们从第一段可知,六门基础学科中,“最基础的”只有物理和数学,即天文、地学、生物、化学都可以归结到物理或数学上;其中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学问”,而数学是“指导我们推理、演算的工具”,说明物理要更基础一些。
从下文来看,第三段开头为“天文学也是物理”,第四段开头为“地学也是靠物理”,第五段开头为“生物学的发展……也要归结到物理上面”,充分说明了这三门基础学科与物理的紧密联系。同时,每句中都有一个“也”字,这提醒读者:第二段所写的化学“也”和物理有紧密联系。
细读第二段,我们发现,围绕中心句“先说化学”的所有支撑句,都在强调化学这门研究分子变化的学科如何变得物理化。由此可以推断,“先说化学”的完整表达无疑是“先说化学是物理”。这样,四段分述服从于也服务于一段总述的逻辑关系更为分明。
由以上推理可见,从不同的句子中辨析出相同的指向,进而明确这样的语言文字到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是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一环。那么,钱学森先生为什么不把第二段第一句说完整,而是只说一半呢?
笔者认为,他一定考虑到此文的读者是一般的科学普及对象,如果直接说“先说化学是物理”,读者不容易接受——化学是化学,物理是物理,怎么化学就是物理了呢?因此,他用了启发式叙述。读者从下文中受到启发,就会自己倒推:这不就等于说化学是物理了吗?这就是作者先说半句话,后半句等着读者来说的妙处,也是“语言—思想—语言”这一思维过程的妙处。
综上,笔者列举了两篇文章中几个句子的教学过程,其中体现了“语言—思想—语言”这一语文教学规律:第一步,明确句子的完整意思;第二步,认识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好处。这一教学过程的完成,靠的并不是使用外在的教学方法对文本作生搬硬套的技术处理,而是教师挖掘出文本内在的语文因素,并让其在语文教学规律的运转中发挥作用,从而收到有语文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终身受用。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3年1月4日文章《如何理解落实“语言—思想—语言”教学规律》;作者: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张大文;图片来自千库网)
(文字编辑:过超;微信编辑:苟莹莹;校对:王晶)
20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