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洞里的秘密

      张华家很穷,但那个年代里谁家不穷呢,但人们的心理是很奇怪的,大家可以都穷也可以都富,这样大家都可以拥有幸福的生活,但一旦你比我穷那么我就可以拥有幸福的生活,你就拥有不了幸福的生活,一旦我比你穷,那我无论如何都拥有不了幸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都将是你的。



      张华家是很穷,但还不是最穷的,村子里还有好几家都比张华家穷,但张华看不到这些比他们家还穷的人家,他甚至都懒得和他们共事。张华的眼里只盯着那些比自己家富的人家,整天都在思考可以比他们更富,所以张华家是没有幸福生活的,张华家的人都被张华带入了一片抑郁之中,如果不解决被张华盯着的那些人家为啥比自己家富的原因,张华家就会一直在这个问题上打转。

      事实上他们也不是纠结于为什么别人家比自己家富,而是耿耿于怀这个结果而已。就像李四家比自己家的地多,家里的劳动力又比自己家多,地块集中又比自己家的肥沃,村里任何一户人家都羡慕李四家有这么好的地,这很明显的原因摆在面前,可张华还是在纠结为啥李四家就比自己家富。还有王二家,王二家的祖上给王二留下了一大片好宅子,他们盖了好些房子用于给过路的远道客商提供个方便,只是简单的入住和饮食服务,不像客栈那么复杂,但就这样,王二家还是挣了不少的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人家。等等这些就不必举例了,那些比张华家富的人家,自然都有明明确确富的理由,懂道理的人一看都明白,他张华岂有不懂之理,但懂归懂,懂和接受又是另一码事了。

      张华曾经为了让自己家富裕起来想了一系列的方案,用挖空心思来形容真的是一点也不为过。基本上凡是十里八村张华能接触的或者听说的谁谁家怎么怎么样挣钱了的,张华必定要打听一番,打听过后如果觉得自己也可以做,那必定也是要试上一试。比如,大李村的小李家养鸡挣了钱,张华赶快也买了一群小鸡仔,养了大半年却不幸碰上鸡瘟,半大的鸡死了一大半,政府控制不让外流,张华流着泪埋在了自家土地里,从此再也不考虑养鸡的事。某某村的某家养牛,只是养了几头就挣了一大笔钱,张华也舍出老本弄了一个小牛犊,养到成年,熬到生小牛的时间,但偏偏不走运,母牛难产,大牛小牛都没保住。


张华的媳妇和儿子都跟张华说,不要再折腾了,张华当时也认识到了自己错误,和媳妇人认了错,保证以后老老实实种田再也不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等到张华听说谁谁谁家种植中药材发了家的时候,张华终于还是没有按捺住自己内心的波澜,将自家一半的土地种上了中药材,最后药材成熟的时候,由于找不到人家收购,不得不以极地的价格卖给了那谁谁谁家。

      从此张华成了村里有名的折腾户,那可是积累了一身的致富经验,无论是过年聚在一起烤火时候的谈资,还是下雨天雨停后去田间地头视察自家庄稼苗偶然遇见,张华都能和邻里邻居的眉飞色舞的喷上几个时辰。这位从来没有让自己家致富的人一下子成了村里知名的致富能手,当然张华的致富经验都还只停留在谈资阶段,除了张华自己还没有哪一户人家敢把张华的经验付诸实践。

      不过,说也奇怪,这个村里人的致富能手,张华媳妇嘴里的败家子,虽然没有让张华家致富起来,但也没让张华家败下去。张华家还是那样,比张华家富的那些家依旧比张华家富,没有张华家的富的那些家依旧没有张华家富。

      从张华家的例子看,贫富这个境况就像是命中注定的那样,命里有时无需争,命里无时争不得。

      张华命运的改变来自于一个梦。

      张华家的院子也是祖上留下来的,听张华说,他的爷爷的爷爷就是这个院子,只是房子翻盖了一遍又一遍,但院子始终没有变过。至于他爷爷的爷爷的上面,他也不知道了。证明张华这话的是院子里有一棵大槐树,大槐树很大,很老。张华只知道树是院子刚建的时候栽的,所以树有多少岁谁也不知道了。上了学的儿子说树有年轮,把树喇了,数数就知道了。张华看着空了一个大洞的老槐树,使劲拍了一下儿子的脑袋,骂儿子上学上学都上傻了,空了心的树怎么数年轮。

      有一天,张华栽外面又听说了谁谁家做了什么什么赚了一大笔钱,张华在外面转了一圈大家口中都是这家人的消息,有的说他们是走了大运,有的说人家是靠本事,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在张华的心中又泛起了非常大的涟漪。不过他这次思考更多的不是怎么才能学习人家发家致富,学了那么多他已经麻木了。这次,他的思考是,为什么同样的事,人家就富了,而他张华就废了呢?

      张华回到家,看着院里的大槐树,看着大槐树下面的那个洞,自家的小孩和邻家的小孩无论是高兴不高兴的时候,挨父母打的时候,都喜欢钻进这个树洞里。这个树洞往从前论那可是连接着张华家好几辈的祖宗,往下数不知道还要接纳多少辈的子孙。不知道怎么想的,鬼使神差的张华也钻进了树洞,沉思不解的张华很快在树洞里睡着了。

      隐约中,张华感觉自己和一个人讨论着什么,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老者很老但很有精神。张华醒了醒神,清楚了事情的缘由,原来老者是槐树仙,由于时代陪着张华家祖祖辈辈也有了因果,因此愿意借此次的机缘巧合给张家一个发达的机会,但机会中又有不确定性,所有的结果还要靠张华自身的机缘。

      老者告诉张华在他面前有一百块的金砖,只要张华应老者的要求将这些金砖搬到指定的位置,那么完成任务的张华便可以携带一块走出这幻境,但一旦张华开始带金砖出去,那么每天都要在这里劳作,当然每天也会有一块金砖可以让张华带出去。如果某天张华没有进行劳作,那么拿出去的金砖也会被收回。如果张华欠的日子太多,拿出去的金砖不够用了,那就要用张华后世祖祖辈辈的运势来抵扣。

      张华没怎么想就答应了,他很快就把幻境中的活干完了。也如愿以偿的拿到了金砖。但出来后的张华才感觉有些不对劲,自己在幻境中虽然没感觉干活有什么劳累的,但出来后发现自己的身体仿佛被抽干了一样,走几步路都很困难,只能坐在或者躺着歇在那。但看着桌子上的金砖,张华自然也就忽略了这些。

      第二天,张华依旧去槐树幻境里干活,依旧带了金砖出来,第三天也是这样。。。如此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张华觉得自家的金砖也够多了,而且,张华觉得自己实在撑不住了。除了在幻境里干活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像一个正常人,在槐树外面的时候,他连吃饭喝水都变得费劲了,最近几天钻进槐树洞这个事都是媳妇和儿子两个人架着自己进去的。因此,他决定这天就不去了,而金砖也像老者说的那样果然就少了一块。第二天,张华询问老者,自己感觉身体实在是撑不住了,想要换一个人进来干活。至于换谁其实张华也没想好,老者的回答是换人可以,但之前张华拿出去的所有金砖都会被归还,一切都从头开始。

      张华又坚持进到槐树幻境中干了一段时间,直到他躺在床上再也起不来了。他看着眼前的一大堆金砖,数着他们在自己的眼前一天比一天少一块。张华心急如焚,很快就再也支撑不住了。就这样张华家留下了一对孤儿寡母,张华用生命换来的金砖也很快的消失不见了。但张华欠下的债还没有还完,张华的媳妇从此一个人既要顾着地里的农活,又要顾着家里的里里外外,每天都是身心疲惫。张华的儿子因为没了父亲,被村里的孩子欺负了,怕自己的母亲伤心也不敢告诉母亲,一个人吃不饱的时候也不跟母亲说,只是默默的忍着,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十年寒窗,但他在母亲的教导下牢牢记住了张华的例子,他也下定决心,自己虽然是张华的儿子但绝不是另一个张华。

      张华在自己的路上走到尽头,但走张华的那条路的人却很多还在路上。不管是张华以前的那些祖祖辈辈还是张华后来的那些祖祖辈辈,他们在探索的道路上都走出了一条错误的决策,张华的儿子醒悟了。但还有很多人走到哪里才肯醒悟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