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陈伯来咯~陈伯来收东西咯~”
熟悉的吆喝声,还是童年的味道。
陈伯是一个收废品的男子,在我小的时候,我们村的废品都是他来收的。每家每户都会将空瓶子、旧纸皮箱给攒起来,等着陈伯来收废品。要是等不到他过来收废品,有外乡人过来收,我们也不卖。陈伯每次到村里收废品,都是自己吆喝,告诉村里的人他来收废品了。
这吆喝声我有十年没听过了,常年在外求学,村子里的东西渐渐的就陌生了。
今天再次听到这吆喝声,唤起了我对往昔的记忆。
“卖雪条(冰棍)咯~两角钱一条哟~”
一个担着两个箱子的人从院子前经过,我总缠着母亲说要吃冰棍,但母亲只给我们姐弟两买过一次。这是那种老冰棍,甜甜的,凉凉的。后来再也没有吃过了。
“卖米卖糠咯~”
丰收季节,总有邻村的开着拖拉机,载着好几麻袋的米啊、糠啊过来卖,家里养有鸡的会光顾一下。
再长大一些,这些吆喝声就成了电子喇叭的声音,循环播放着。
“北方馒头~”
傍晚时,一个开着摩托车的外乡男子在村子的大街小巷里窜着,小时候,冬天要上学,母亲总会隔天买些馒头,第二天好蒸给我们做赞餐用,但后来也没再吃过了。
“回收旧手机、旧彩电、旧电脑、旧冰箱、洗衣机~”
这个声音是现在最常听到的,虽然很烦,但是别有一番滋味。
以前在耳边常听到吆喝声,那时候觉得很烦躁。现在再次听到这个声音,不觉想起了小时候,也就觉得这个声音好听了。
我想起朱光潜先生的一句话: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
那些记忆中的吆喝声已经渐渐被城市的喧闹代替,随着时代渐渐消失在时光里。也许正因为听过更加喧闹的声音,这小巷中回荡的吆喝声也就成了一门“民间艺术”了。
那种带着方言,游走在大街小巷中的声音,带着穿越时空的悠远和宁静。
吆喝是最传统的营销方式,而蕴藏在其中的,是人间百态。
“诶~陈伯来咯~陈伯来收东西咯~”
一声声,由远及近,再又渐渐远去。是耳边的、也是记忆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