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因玉米而起。
玉米拿着筷子,蘸了菜汤,敲到我头上。并以此为乐,得意洋洋。
我开始反抗。以言辞和行动,斥责他的行为。
玉米因身体的弱小,败阵之后开始抽泣,博得同情。
于是,他奶奶便开始阻止:吃饭的时候,不要训斥,话太难听。吃完饭之后再说。
玉米在奶奶的维护下,变本加厉。发狠说就是什么坏地学什么,就是要做坏事,下次还要做同样的事情。
我也在他的负面态度下,盛怒不已。一个孩子,能在逆反心理下做出什么事?我还不能呵斥不能阻止。她奶奶说我说话难听。难听你别听,也没说给你听。
这感觉,像是,若他在吃饭前杀人放火,我要让他吃顿饱饭然后送他上路一样。
那我为什么不直接在吃饭之前阻止他杀人放火?
因为这样一件事情,他奶奶维护不成,吃饭时不能教育不能说得“太难听”的理论,我不认同。于是说了,谁让你是她生的?你带走以后不要过来吃饭。
第一、是我生的,或者不是我生的,现在我是他的监护人,我有教育他的义务。
第二、来您这里吃饭,不是我图方便爱享受,是希望孩子和老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
第三,不是来吃饭,我们应该没有太多的时间在一起了的,所以,他在您我同时在场的情况下做坏事,也只会在吃饭时间。
所以,若他在这个时间点做坏事,我都放纵都容忍的话,那么所以在您这里吃饭的时间,都会变成他培养人生的品行最低处的最佳时间。他能在他妈身上随便打骂,将来,他就能在他的妻子身上随便打骂,将来更能在老了的我身上随意打骂。我是为自己养个后爸么?是您跟他在一起的时间长,还是我呀?是我跟他在一起的时间长,还是他将来的妻子长?
原谅我无法在他“品行的最低处”让步。
一个人吃饭时候的样子,便是他待人接物的样子。他能在吃饭的时候无理、吃饭的时候挑三拣四、吃饭的时候吃独食、吃饭的时候打人,我都不能立即呵斥和阻止,听之任之,他就会变成个上不了台面的人。
若为此,我愿意带着孩子,再不去您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