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157:汉纪(二十三)


《<资治通鉴>研读》157:          汉纪(二十三)


赵飞燕淫乱后宫


公元前16年春正月癸丑日,太官凌室着火。戊午日,戾后园南阙发生火灾。

汉成帝想要立赵飞燕为皇后。皇太后王政君嫌弃其出身太过微贱,一直不同意。王政君姐姐的儿子淳于长担任侍中,多次在汉成帝和王政君间来回传话。一年多后,王政君才同意,赵飞燕被册立为皇后。

夏四月乙亥日,汉成帝先封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谏大夫、河间人刘辅上书说:“从前周武王、周公顺承天地意图,因而获得了白鱼和赤乌祥瑞,但是君臣仍然忧虑恐惧,十分震惊,互相劝诫,何况处于当今末世,没有蒙受子孙繁衍的福祉,却屡次遭到上天发威震怒降下灾异呢?陛下要每天自责,改正过错修正行为,敬畏天命,念及祖宗基业,仔细选择一个有大德的家族,寻求一名美丽贤能的女子,以便继承宗庙,顺应天神心意,满足天下百姓的愿望,他们都会担心繁衍子孙的吉祥来得太晚。现在陛下却因个人喜好放纵欲望,倾心于这名卑贱女子,想让她母仪天下,这是对上天缺乏敬畏,对百姓缺乏惭愧,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事了。俗话说:‘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上天和百姓都会对此不赞同的,一定只有祸害没有益处,这道理市井之人都能知道,但朝廷中却没有人肯说一句真话,我私下里感到伤心。我考虑自己是因与陛下同姓才得到提拔,只享受俸禄却不尽忠,这是玷污谏诤的职责,不敢不冒死进言。”

奏报呈上后,汉成帝派侍御史逮捕了刘辅,把他囚禁在后宫的秘密监狱中,大臣们都不了解其中原因。

于是中朝的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等人一起上书说:“臣等私下里听说现在的谏大夫刘辅被捕,前番他以县令的身份被征召面见,随后提拔为谏大夫,这也说明他的见解肯定是非同寻常或者有实际可取之处,符合陛下的心意,所以才能得到破格提拔。但却在十天之中,就被关押进入秘密监狱,臣等都很愚昧,认为刘辅有幸得以托身为皇族亲属,处在谏官的行列中,他刚刚从下面的小地方上来,不了解朝廷体制,不小心触犯忌讳,这事不值得深入追究。如果是小罪应当加以隐忍,如果犯有大奸大恶,应当交给有关部门治罪,让大家一起来惩处。现在我们做事非常不符合上天心意,灾异屡次降临,水旱交加,正是应当施行宽仁之政、广泛询问其中原因、褒扬天下正直之士的时候。陛下却对谏诤者痛下杀手,这让大家都感到震惊,让忠诚正直之士寒心。如果刘辅不是因直言谏诤而犯罪,那么对他所犯的罪恶不公开宣布,天下人就会都不知道。和陛下同姓以及陛下亲近的大臣,本来应当因为敢讲真话而显贵,从治亲养忠的大义来说,也不应当把他秘密关押在掖庭监狱中。公卿大臣看到陛下提拔辅佐之臣这么急切,但对其治罪却又这么突然,肯定会生出畏惧之心,只会折伤干事的精气神,从而不敢再尽节正言,这并非是发扬虞舜虚心听取意见的遗德,也不是张扬大美之德的作风。臣等私下里感觉十分痛心,希望陛下留神观察!”

汉成帝把刘辅转移囚禁到少府管辖的诏狱中,减死罪一等判处为宗庙服劳役。


王莽出世


当初,王政君共有兄弟八人,只有弟弟王曼早年去世,没有封侯。王政君非常怜悯他,就让王曼的妻子渠寡居在东宫中,他的儿子王莽年幼丧父,其他人都不能与之相比。王莽的其他兄弟们都是大将军和五诸侯的儿子,借助家中势力奢侈淫靡,相互之间攀比车马高大、歌伎众多、姬妾漂亮,只有王莽孤独贫困,他从小就为人谦恭谨慎。王莽学习《礼经》,跟随沛郡人陈参学习,勤奋不懈,像普通儒生一样穿着打扮。他侍奉母亲和守寡的嫂子,抚养失去父亲的侄儿,行为十分谨慎检点。他对外结交英雄豪杰,对内侍奉自己的叔叔,行事非常委婉周全。

大将军王凤病重,王莽在床前伺候,亲自品尝每道药,经常蓬头垢面,连续几个月都没能解衣宽带。王凤快要去世时,把王莽托付给王政君和汉成帝,封王莽为黄门郎,接着升任射声校尉。

很久之后,王莽的叔叔、成都侯王商上书,愿意分出自己的食邑给王莽,其他像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都是当世名士,他们替王莽说话,汉成帝因此知道王莽贤良。王政君也多次替王莽说话。

五月乙未日,汉成帝封王莽为新都侯,接着升任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王莽负责皇宫夜间守卫,做事十分谨慎周全。随着爵位更加尊贵,他行事更加谦虚有礼节。他分散自己的车马衣裘,赈济施舍给宾客,家中没有一点剩余。他收纳蓄养名士,结交的将相、公卿、大夫非常众多,所以在位掌权者相继推荐他,社会上的知名人士为他宣扬鼓吹,其声誉传遍朝野,远远超过他的叔叔们。他平时善于矫揉做作,并且内心一点也不感觉羞愧。

有一次,王莽私下里买了名侍婢,他的兄弟们有人知道了这件事情。王莽就借机说道:“后将军朱子元没有子嗣,我只是听说这名奴婢能生儿子,所以才买了下来。”

王莽在当天就把侍婢送给了朱子元。他隐瞒自己的实情和追求名声,到了这种地步。

六月丙寅日,汉成帝封赵飞燕为皇后,宣布大赦天下。赵飞燕被立后,不再那样受到宠幸,而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受到汉成帝极度宠幸,封为昭仪。赵合德居住在昭阳舍中,整个庭院都粉刷成朱红色,殿上还刷了两层朱漆,台阶都是用铜做成的,外面涂了一层黄金,用汉白玉做成阶梯,壁带之中都用黄金做成釭,装饰上蓝田美玉、明珠、翠羽,整个后宫从没有这样奢华过。赵飞燕居住在别的宫馆,和很多多子的侍郎、宫奴通奸。

赵合德曾经对汉成帝说:“妾我的姐姐生性刚强,如果有人故意陷害她,那么赵氏就会被灭种了!”随后流泪痛哭不止,非常凄惨。汉成帝相信了赵合德的话,如果有报告赵飞燕淫乱的,马上命人杀掉。于是赵飞燕恣意公开淫乱,没有人再敢举报,但最后也没有生育下儿子。

光禄大夫刘向认为,帝王的礼教应当由内及外,先从近处开始,于是采摘《诗经》《尚书》中所记载的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效仿的例子,以及宠幸近臣妃嫔而国家乱亡的,编辑为《烈女传》,一共八篇。又摘取历史传记中的事情,写成《新序》《说苑》,共计五十篇奏报给汉成帝。刘向多次上奏书议论得失,陈述法戒,他先后有几十封奏书呈上,提供给汉成帝观览,让其拾缺补遗。汉成帝虽然不采纳,却对其建议从内心中十分欣赏,经常赞叹不已。

昌陵建造过于奢侈,花费巨大。刘向就上奏书劝谏说:“臣听说过帝王必须通晓三统,明白上天授命的人其实很多,不只倾向哪一个姓氏。自古至今,没有不灭亡的国家。孝文皇帝曾经赞美过石椁坚固,张释之说:‘如果其中真有值得别人想要的东西,就是把整座南山都封闭起来还是会有缝隙。’死亡没有终极,国家却有废兴,所以张释之的话,是考虑的国家无穷之计。孝文皇帝顿时醒悟,安排去世后薄葬。棺椁的制作使用,从黄帝时期开始。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他们的丘垅都很狭小,葬品也很微薄,其贤臣孝子也就承命顺意而进行薄葬,这都是诚心奉安君父,也是忠孝之极。孔子把母亲安葬在防地,只修了四尺高的坟。延陵季子安葬儿子,封坟不超过肘部,用手可以测量。所以孔子是孝子,延陵季子是慈父,帝舜和大禹是忠臣,周公懂得做弟弟的道理,他们安葬君亲骨肉,都很微薄,这并非只是节俭,而是为全于大体。秦始皇帝安葬在骊山山曲,下面铸塞三泉,上面筑起山坟,用水银做成江海,用黄金做成飞雁。珍宝的埋藏,机械的巧变,棺椁的富丽,宫馆的盛美,都不能一一尽数。天下人深受其劳役之苦起来造反时,骊山的建造还没有完成,周章的百万军队已经攻到了山下面。项羽一把火烧掉咸阳的宫室建筑,人们都到咸阳进行挖掘。后来有个牧童丢了只羊,羊钻进入藏室,牧童举火照明找羊,结果失火烧了葬椁。从古到今,丧葬没有比秦始皇更盛大的,却在几年之间就在外遭受项羽之灾,在内遭受牧童之祸,这难道不够可悲吗?所以德行越敦厚就会埋葬越微薄,智慧越深的人埋葬越简约。那些没有德智的,其陪葬越丰厚,坟冢修得越高,宫庙越华丽,被挖掘得也就越快。由此看来,明暗的验证,丧葬的吉凶,都昭然可见。陛下继位后,一直厉行节俭,开始建造的陵墓形制很小,天下没人不称赞陛下贤明的。后来迁徙到昌陵,把低处填高,堆积土成山,还要挖开迁走百姓的坟墓,总共数以万计。修建城邑时间紧迫,耗资超过一亿。死者怀恨于地下,活人在地上忧愁,怨气感应阴阳,再加上了饥馑,死去和流亡的人有几十万,臣对此十分悲伤。如果死者有灵,打开别人的坟墓,其害处就更多了;如果他无灵,又哪里用得着扩大陵墓呢!和贤智的人商议大家都不高兴,让百姓看到后更会叫苦不迭;如果仅是取悦愚蠢放纵的人,又何必去做呢!请陛下向上观察贤圣的制度,向下体察秦朝的忧患引以为戒。初陵的规模应听从公卿大臣的意见,来安定百姓!”

汉成帝被刘向的话深深感动。

当初,解万年保证说昌陵三年可以建成,后来最终也没有完工,很多群臣就说这个工程很不合适,汉成帝把这事交给有关部门讨论。

群臣都说:“昌陵工程把洼地填高,堆土为山,估计房屋才到平地之上。外运来的土壤不能安保幽冥中的神灵,土浅了根基很不牢固,每年的用工达到几万人,并且到了夜间施工时要点燃脂火照明,从东山运土来填埋,导致土的价格和谷米相同。工程已经修建了几年,天下人都被征过劳役,导致国家疲惫,府库空虚,一般普通百姓都被苦苦煎熬。所以修建陵园要根据天然属性,借助原来的土质,地势要选择高大宽敞的地方,旁边还要靠近祖考陵园,前面在渭陵已经有了十年的工程,应当恢复故陵,不要再迁徙百姓为便!”

秋七月,汉成帝下诏书说:“朕立德的决心不够,谋略不牢固,又没有采纳臣下的谋略,误听信将作大匠解万年说‘昌陵三年可以建成’的话。现在已经修建了五年,中陵、司马殿门内还没有动工。现在天下虚耗,百姓疲敝,从异地运来的土质疏松,最终很难把昌陵建成。朕一想到这项工程如此劳民伤财,就暗自伤心。古人说过:‘知道过失而不改正,是更大的过失。’现在就决定停建昌陵,以原延陵为陵,原定的百姓不要再迁徙,好让百姓不再生出动摇之心。”

当初,酂侯萧何的子孙继承为侯的,因为没有子嗣及犯罪,共五世祭祀断绝。高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思念萧何的功劳,分别封他的旁系亲属继承爵位。这年,萧何的七世孙、酂侯犯下杀掉奴仆的罪行,减免死罪一等蛮罚为城旦。先前,汉成帝诏令有关部门访求汉初功臣的后人,但却一直没有登记清楚。

杜邺劝说汉成帝:“唐、虞以及夏商周三代进都封建诸侯,以成就太平盛世,所以燕国和齐国的祭祀和周朝一起相传,子继弟及,历经多年没有间断。哪会没有邪辟侵扰,这全赖祖上尽力,加上诸侯竭力支持罢了。追寻汉朝的功臣,也都是割符世爵,蒙受山河之誓;一百多年间世袭封侯的人逐渐消失,有的断绝失姓,有的空乏无主,只剩下朽骨孤独地处在墓中,其后世苗裔流落在街头路上,一出生就身为奴隶,死后成为无名尸骨。从原来的繁华到现在的凄凉,真让人感觉可悲可叹。当今圣主怜悯这件事情,下诏令寻访其后人,四方百姓欣喜若狂,天下无不归心。这些年过去了却没有人省察,是因为害怕议论者不思大义,只是假言应付,那样就会厚德掩息,吝啬封赏,这样就不能发扬风化规劝后人。虽然全部封赏很难,但应当加封功劳最高者的后人。”

汉成帝采纳了杜邺的建议,癸卯日封萧何的第六世孙萧长喜为酂侯。

汉成帝封城阳哀王刘云的弟弟刘俚为王。

八月丁丑日,太皇太后王氏去世。

九月,有条黑龙出现在东莱。

丁巳晦日,发生日食。

这年,汉成帝封南阳太守陈咸为少府,封侍中淳于长为水衡都尉。


解万年


黄其军

      作于2025年2月18日(古历乙巳年正月廿一)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资治通鉴>研读》155

《<资治通鉴>研读》154

《<资治通鉴>研读》153

《<资治通鉴>研读》15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753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668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6,090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9,010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8,054评论 6 39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806评论 1 30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84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8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73评论 1 31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21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58评论 1 35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38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99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44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59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49评论 3 3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36评论 2 35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