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写作课当助教已经一个多星期了,看了很多同学们的文章。也看到了同学们的学习百态,感慨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如此之大,也想带领同学们断奶了。开启一个全新的学习模式――开启写作的教练式成长。
为什么要开启写作的教练式成长?
从开班到现在,对于学习,大家即主动又被动。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矛盾?是啊!我也觉得。
先说主动吧!
大家都是自己报名成为《学写作》课程的一名学员的,这是主动。主动的背后隐藏着成长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又付之了行动。比如,每天在APP上自觉学习,自觉写作业。写完作业也会主动找助教和同学点评,以完善自己。不容易啊!大家都是成年人,除了工作以外还有很多其余的杂事要处理。再此为同学们点赞了,大家真是好样的!
再说被动吧!
每每完成作业,就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等待助教以及同学们的点评。一想到这里,我连自己上厕所的时候也不忘看几篇同学们的文章。写到这里,鼻子都酸了。并不是因为当助教辛苦,而是被大家的厚爱以及信任感动的。我也问自己何德何能?也问自己如何才能真正的帮到大家?也为此而抓狂!
我知道,这里面大家都有着投射以及投射性认同。把老师的角色投射给了助教,把学生――小学生的角色投射给了自己。于是,退行发生了。助教变成了奶妈,写完想到的就是找助教点评。
这让我不由的想到了以后,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魔鬼训练营课程结束以后,同学们该如何自助呢?
于是,我想!圈养了这么多天,该到了开始野外生存训练模式了。就是让同学们充分的成为自己的成长教练。
如何开启写作的教练式成长?
这里借用约翰·惠特默爵士的《高绩效教练》,这本书里面介绍的四板斧的方式。
这本书上说,其实:
80%的学员在问你怎么办的时候其实都已经有了答案。
教练存在的前提:相信人的潜能
我们应该看到人们的潜力,而不是他过去的表现。很多学员在学习之余都有着独特的特长,比如打麻将,或者玩航模什么的。这说明他有着极强的创造力没有在学习中得到释放。只要你能调动他们的潜能,他们都将成功。
教练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觉察感,目标和自信。而不是替对方解决问题、羞辱他、给他压力。
教练互动的深层目标是帮助对方建立自信。归根到底,能否给对方足够的自信,将决定着辅导的成功与否。
即使无需建立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也相信同学们身上拥有无限可能。以此为指导,希望一批能够精进的同学由助教的带领下一起学习教练式的成长。在其它同学发文过来时,我们通过一系列问题帮助同学们自助。最后,通过助人更好的自助,养成自我教练式的自助能力。
第一步:目标设定的常用问题
1,你的目标是什么?
可能我们在报名进入训练营之前,并没有清晰的目标。没关系,现在设一个。现实情况――我的目标。
2,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话,那是什么?
问一问自己,实现这个目标该怎样做,分别有……
3,具体的目标是什么?
比如,我文字功底差,在这方面我如何进行每日积累,从量变到质变。我的逻辑框架差,如何学习等。
4,什么时候实现?
在大的目标下面用箭头向下的方式列出小目标。比方,从月目标细化到周目标,再到每日完成的小目标。每一天的什么时间完成,没有完成的话怎么补上。
实现目标的标志是什么?
根据自己的十几情况,列出目标到这里就显得尤其重要。目标一旦设置的过大了,容易让自己失望。所以,先找一棵矮一点的苹果树。
打个比方,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一个小时能写2000字的日记,行文流畅,段落清晰等。
第二步:关于现状的常用问题
目前的状况怎样?
你如何知道这是准确的信息?
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如何?
你都做了些什么去实现目标?
都有谁和此相关?他们分别是什么态度?
是什么原因阻止你不能实现目标?
和你有关的原因有哪些?
在目标不能实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是什么令你……
其他相关的因素有哪些?
你都试着采取过哪些行动?
这些问题是针对第一步尽心进一步论证的。
第三步,你有哪些选择?
为改变目前的情况,你能做什么?
可供选择的方法有哪些?
你曾经见过或听说过别人有哪些做法?
如果……会发生什么?
哪一种选择你认为是最有可能成功的?
这些选择的优缺点是什么?
请陈述你觉得采取行动的可能性,打分。
如果调整哪个指标,可以提高行动的可能性?
主要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进行对自己更好的帮助。
第四步:你要做什么?
下一步是什么?
何时是你采取下一步的最好时机?
可能遇到的障碍是什么?
你需要什么支持?
谁可能对此有帮助?
你何时需要支持,以及如何获得支持?
如果大家能够坚持沿用这些问句,不断的问自己。那么,写作的教练式成长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