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寻找每一个自我
“在精神的幽暗国度流连忘返”
“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人生,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通篇看来,斯通纳全书如同书名一样平实无华,没有大起大浮的人生,没有嚣张跋扈的梦想。入学开化,留校任教,婚姻桎梏,坚守底线,婚外情重生......一切都融进时间洪流里让生命慢慢流淌开来,却又像站在时间彼岸静静凝视——带着审慎的眼光、冷漠的态度,置身其中却又超脱物外。
读完全书升起深深的无力感,若有若无、似曾相识,如同透过浓雾看远处的灯塔,散发昏黄幽然的光芒,微弱又柔和,而此刻身心掩映在一片静谧之中,就这样远远观望着,并无权走进。恍然眼下的生活浮现出来,才赫然发现,我们读着读着读出了自己的味道,终其一生,斯通纳都是一个自我意识受到开化苏醒后,向世界伸展却在生活无奈逼迫下或妥协或反抗——矛盾复杂体的存在,如同我们所有渺小困惑的个体一样,努力找寻一方窄窄的栖息之所。
一直对战争前三个留校任职代课教师间的谈话记忆犹新,也想从这里谈开。马斯特思以他们仨对大学本质的思考引出不同人生观世界观,值得细细玩味。
由于看得是译文版我一直没懂这里的无知具体是什么意思,仅理解是一场撼动不了的虚无,一份洁白浩瀚的宁静,一种难以自控的渺小,就如同看完书合上尾页留在心底的怅然若失,感受耳边隐隐的混沌感。如斯通纳,倾尽一生找寻智慧,以期爱人被爱过最真的生活,可却在临终发现一切的虚无难以改变,知道了那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或许 生若愚?
费奇原本是单纯的,善的,道义的,为国家愤而挺身而出,为系里热情忙前忙后,可却在学术倾轧事件中感受到了无可奈何,毕竟劳曼克斯身居主任职位,拗也拗不过,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他的原本价值观也受了很大打击。硫磺与糖蜜,毒药与蜜糖,不过都化作接人待物的手段,难免落入俗套。
学校是个弱者的庇护所。
斯通纳执拗地把那个狡诈学术做鬼的学生踢出学校就是不想学校这一方净土受丝毫污染,他太纯净不能忍受肮脏狡诈的行为。他几次拒绝别人看似光荣的参军,而在斯通纳眼中,战争是非理性的,使得这个世界一点一点堕入黑暗的深渊,是徒劳、浪费,所以他紧紧缩在学校的茧壳里,坚守本心,坚守自己的小小信仰。
最后斯通纳回想这两个朋友,一个已经无谓地死去(马斯特思参军战亡),另一个已远远地退缩进生活的序列中(费奇)。马斯特思参军只是看穿了大家的慢性毁灭,想在这个尽头去世界上再走一遭,看看这个世界的样子,参军是为了自己。费奇原是崇德向善的,总感觉自己是感召到美德的第一力量,所以一心规劝斯通纳参军。斯通纳自己与人生“启蒙”导师斯隆谈话,其实也是与另一个自我对话,他内心认为战争是毫无意义的挣扎,是要学者放弃用生命建构出来的精神世界。
在马斯特思战消息传来后,斯通纳开始意识到死亡的差异,他过去视死亡为时间对肉体进行的缓慢氧化消耗,是岁月以一种文学方式慢慢雕刻在脸上。而今战场上血液喷薄而发,对瞬间消逝的生命充满惋惜。
至于费奇,在生活面前还是妥协“不够无情到坚持不懈下去”,在学术倾轧事件中,不发表绝对价值观念,只是威吓劳曼克斯“动用我所有权力,诬陷你,拉下你”来规劝他放弃指控。他明晰对错,却束于世俗权力难以坚持执着下去。
斯通纳临终一刻反复叩问自己,“我到底还有什么期望呢?”他种种努力如此势单力薄,最后只得任期自然,好像始终与弄虚作假夸夸其谈的沃尔克、与串通一气的劳曼克斯抗争,与平淡乏味的婚姻人生抗争着,他一直在抗争,而他却没有足够的能力战胜,所以他无奈上低年级基础课程,沉默“毫无个人色彩”地应对妻子对女儿的厉声要求......
预见期待与真实生活体验间的巨大落差。
马斯特思对自己和两位好友都有最清楚的认识,情节需要他必须死,让他智慧直白的话语与脆弱不堪的生命直达斯通纳内心。
而这里所说《李尔王》,“我们往往因为自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缺陷于我们有益”,“与其被人在表面上恭维而背地里鄙弃,那么还是像这样自己知道举世所不容的好。懦怯畏缩的天性,使我们不敢担当大事,宁愿忍受侮辱,不肯挺身而起。但这最困苦、最微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可以永远抱着希翼而无所畏”。
谈起斯通纳的感情世界,他在最初惶惶然感受到美与爱便匆忙走进婚姻禁锢,在失败毫无激情的蜜月后彻底对婚姻失望沮丧,毋庸置疑伊迪丝也是受害者,自始至终她好像都没有学会去爱,有的只是被动的接受,像一个没有灵魂的天使娃娃,努力苍白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他们的婚姻没有了爱,就像将歇的渔火,生锈的转轮,微弱暗淡,沉默肃清。两人却都没有勇气去挣脱它,只得麻木僵硬的维持下去,使这种悲剧意味更加深刻通彻。
在这种婚姻状况下,斯通纳把自己缩到小书房里,锁上心。
许多人选择旅行放空自己,丈量生命,来保持心灵的鲜活温润,如果说身体和心灵必须要有一个在路上,来一路寻找自我,那么斯通纳的书房正是他不幸婚姻中的守卫壳,是与世无争的桃花源般内心隐秘的存在,承载着他不变的本我以求应对外物变化,以这一处真实朴实寄居存活。可惜,在伊迪丝闷声闷气却斯里歇底的不满下被破坏掉,这一处安宁之地也不复存在,没了书房,斯通纳再也在家找不到丝毫安慰,那么后来的婚外恋情也是必然了,可是我却分明在这一段隐隐的激情中看到了焕发一片生机的他,轻松自由,摆脱了之前的克制压抑,“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一个过程去了解另一个人”。
坦诚说来,我也没什么资格探讨婚姻与爱情。也许很多年之后会开始体悟,只是对这一段感情感觉复杂深奥,以真实人伦看无疑是对伊迪丝最深的背叛,不过那婚姻中最初的爱与美到底算不算爱情呢,难道这一切都是似张爱玲所言,红白玫瑰,终归悲剧?Love forever or for once? 精神生活与情感生活可否分割?
格蕾丝就好像是一点点把对母亲难以明说的不满储存起来骤然胖起来,后来骤瘦——找到对母亲的报复,以怀孕来报复,她宁可接受无爱的婚姻也要逃离母亲,逃离房子的禁锢漂亮衣服包裹的束缚。她与父亲在母亲的生拉硬拽下也难以亲近起来,就此漠然消瘦。
事业、爱情、婚姻、病老,基本的形态乍看下,斯通纳就像所有失败的人,但是却是所有人命运的常态,这次看的是杨向荣先生的译文版,绝大部分还是准确传达了字里文间的引申义,中也难免存在拗口晦涩词语,不知是翻译腔还是这种难以明说的细腻感情的问题。仿佛听到了主人公欲说还休的无奈叹息,“还有什么期望呢?”这一生斯通纳都抱着自己的信仰,这么说来,他又是不凡卓越的人,清楚本心,以文学研究作为对抗世界的武器。
“每个人都是斯通纳”(源于网络)
这本书封皮上类比好几本书....普罗米修斯循环往复,坎特伯雷故事集,贝奥武夫......现在对其理解还未那么深刻,也许多年后重启这一部书会有更深的体悟。